更新时间:2025-06-22 10:15:06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投稿点击:
张献忠宝藏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聚敛的巨额财富,数百年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财神张献忠
崇祯十七年(1644年)夺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即帝位,年号大顺。
江口沉银1646年,张献忠亲率大西军及大部分金银财宝沿锦江南下,在彭山县江口境内遭到杨展部队伏击,许多载满金银的木船沉入江底。《明史·张献忠传》记载,张献忠曾出动大量人力,在锦江筑起高堤,在堤坝下游泥沙中挖大坑,将无数金银财宝埋入坑中,再重新决堤放水,淹没埋藏珠宝的地方。这些财宝大多数都从明代藩王中缴获而的。
民间还流传着一首藏宝诗: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
石龙
石虎
寻宝历程从清代到民国都有不少“名人”都想找到宝藏遗址,可到最后总是遗憾收场。直到2013年,一个工人在修缮岷江周边河道时,发现了一块50两的古代银锭。2016年年末,考古队进驻江口镇开始挖掘工作,采用围堰考古的方式,在周围筑起河堤,把准备挖掘的2万平方米区域围起来,然后抽水挖掘,出土了永昌大元帅金印,金册,西王赏功,还有数不胜数的金银器等等……
金器
宝藏遗址
其实早在考古队之前2008年左右这批宝藏就被人盯上了。再加上旁边的村民。我敢说考古队收缴上来的宝藏,最多只有60%。不少人都靠这个发了笔横财。当时考古用了最先进的扫描仪器,把这一整片的地区都给扫描了个遍。估计是搞的干干净净。
发掘现场
但是张献忠真的只留下了这一处宝藏吗?我看未必当时他可是搜刮了整个湖广地区,四川地区,南直隶地区:对当地的藩王、官府、富商、甚至对普通老百姓进行了集体的缴获搜刮,积累了大量财富。
我感觉江口沉银,只是他宝藏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另在其中。为什么这样说,看我以下分析。
我的观点
如果你是张献忠,你会把所有的宝藏都埋在一个位置吗,即使你埋在了一个位置为什么还要给后世留下藏宝诗的答案,
藏宝诗
以下有两种原因:第一种他是真想宝藏被别人找到。第二种:这首藏宝诗只是一个幌子,为了引人耳目用了40%的财宝迷惑人们,其他的财宝被他埋在更隐秘的地方,或许就在江口沉银附近的某座山上。以上这些只是我个人的猜测,评论区各位有什么建议请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