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7 10:15:59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投稿点击:
· 定义 :机械从静止状态过渡到工作状态的过程。
特点 :
§ 机械从静止开始加速,驱动力对系统做正功( W d >W r ),系统动能增加(E=W d −W r ),运转速度逐渐上升至工作转速。
§ 速度波动较大,需克服惯性力、摩擦力等阻力。
能量关系 :
§ 驱动功 :外力输入的功(如电动机扭矩、燃油燃烧产生的动力)。
§ 总耗功 :包括摩擦损耗、空气阻力等消耗的功。
§ 动能积累 :驱动功与总耗功的差值转化为系统动能,推动速度提升
· 注意事项 :
· 需确保机械各部件预热(如润滑油温度)、润滑系统正常。
· 避免启动时负载过大导致机械损坏。
· 检查传动系统(如齿轮、皮带)的紧固性和运行状态。
2. 稳定运转阶段· 定义 :机械在达到工作速度后,以相对稳定的参数运行的阶段。
· 特点 :
· 速度波动类型 :
a. 匀速稳定运转 :角速度恒定( ω=常数),无需调节。
b. 周期性变速稳定运转 :角速度随时间呈周期性波动( ω(t)=ω(t+T p )),例如机床主轴的周期性负载变化。
c. 非周期性变速稳定运转 :角速度波动无规律,需通过调速器调节。
· 能量平衡 :在一个运动循环内,驱动功与阻抗功相等( A_驱动 = A_阻抗),动能变化为零,但速度可能呈现周期性波动。
· 功能关系 :驱动功 = 总阻抗功(包括有用功和损失功,如摩擦损耗)。
· 速度波动的不良后果 :
· 附加动压力 :运动副中产生额外应力,加剧磨损。
· 弹性振动 :消耗能量,降低机械效率。
· 工艺影响 :产品质量下降(如加工精度波动)。
· 极端情况 :载荷突变可能导致飞车(转速失控)或停车事故。
· 调节方法 :
· 周期性波动 :通过安装 飞轮 (质量较大的回转体)储存和释放能量,平抑速度波动。
· 非周期性波动 :使用 调速器 (如离心式调速器)动态调节驱动力或负载。
能量关系 :
o 周期始末动能相等 : E A =E B ,即动能增量为零,但瞬时速度可能因波动而变化。
o 速度波动调节 :通过飞轮等装置储存动能,抑制波动。飞轮设计需满足 不均匀系数( δ ) 要求,确保平均速度稳定
3. 停车阶段· 定义 :机械从工作状态逐渐停止运行的过程。
· 特点 :
· 驱动力与阻抗力的关系 :驱动功降为零,阻抗力(如摩擦力、制动阻力)消耗系统动能。
· 速度变化 :角速度逐步下降至零,机械完全停止。
· 能量释放 :系统动能通过阻抗力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散失。
· 注意事项 :
· 安全停车 :逐步卸载负载,避免急停导致机械冲击。
· 防止惯性损伤 :对高速运转部件(如飞轮)需采取制动措施。
· 检查维护 :停车后需检查润滑系统、传动部件及易损件状态。
4、 机械运转过程中的关键问题速度波动调节 :
· 周期性波动 :飞轮通过其转动惯量储存盈功(驱动功 > 阻抗功时)并释放亏功(阻抗功 > 驱动功时),使速度波动范围缩小。
· 非周期性波动 :调速器根据转速变化调整驱动力或负载,维持稳定运行(如蒸汽机的离心调速器)。
等效动力学模型 :
· 通过等效构件(如主轴)简化机械系统,将所有构件的质量、转动惯量及外力等效集中到该构件上,便于分析运动规律。
· 等效原则 :
· 动能等效 :等效构件的动能等于系统总动能。
· 功等效 :等效构件上的外力做功等于系统所有外力的总功。
5、 机械传动的影响 :
· 摩擦传动 (如带传动):易实现无级变速,但传动比不恒定,适用于小功率场合。
· 啮合传动 (如齿轮、链传动):传动比准确,适用于大功率和高精度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