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31 14:42:56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投稿点击:
你或许在古装剧里见过乳娘:穿着体面的绸缎衣裳,抱着粉雕玉琢的小主子,轻声哼唱着童谣。但史书里的乳娘,远比这复杂——她们可能是凌晨三点就得用檀香熏衣服的宫廷仆从,是为了给主家孩子供奶、只能给亲儿灌米汤的可怜人,也可能是靠奶水攀附权力、最终被焚尸扬灰的狠角色。从《周礼》到《清稗类钞》,这碗"奶水饭"里,藏着旧时代女性最真实的血泪与挣扎。
一、想当乳娘?先过这几道"鬼门关"
不是刚生完娃有奶水就能当乳娘。在古代,这行当的选拔标准,严得能筛掉九成以上的产妇。
宫廷选乳娘,比选秀女还挑剔。《周礼·天官》里早有规定:"士夫之子有食母",这里的"食母"就是乳娘,且明确要求"取于大夫之妾或士之妻",出身必须清白。到了唐代,《唐六典》把标准卡得更死:年龄15到25岁,必须是"良家子"(无犯罪记录的平民),刚生完孩子不满三个月,乳汁得"浓白无渣"——太医院的人会现场验奶,据说用银簪子插进奶碗,簪子不变色才算合格。更绝的是,还得查"生辰八字",得跟小主子合得来,不然就算奶水再好也没用。
清代的规矩更离谱。宫廷乳娘只从上三旗包衣家庭里挑,说白了就是皇帝的"家奴"后代。道光年间的《总管内务府现行则例》记着:参选的乳娘得"谙习满语,能诵满洲儿歌",因为要从小教皇子说满语;身体得"丰腴无疾",连指甲长短都有规定——太长怕划伤小主子,太短又怕干活不方便。选上之后每月发2两银子、2斛白米(约200斤),这待遇在当时够普通人家吃三个月,但前提是:必须立刻跟自己的孩子断奶,哪怕亲儿才刚出生三天。
民间选乳娘,藏着更刺骨的现实。明代沈榜在《宛署杂记》里写过京城"奶子府"的运作:每季度从大兴、宛平两县挑120个乳娘,40个"坐季奶口"随时待命,80个"点卯奶口"候补。选的时候得查"三姑六婆"(避免来路不正),还得看产妇的丈夫是否健在——寡妇不行,怕"晦气";丈夫有前科的不行,怕"教坏小主子"。最没人道的是"性别匹配":生了男孩的乳娘只能喂公主,生了女孩的才能喂皇子,古人觉得"同性相斥",怕乳娘的"母性"影响皇子阳刚气。
南宋袁采在《袁氏世范》里骂过一桩丑事:"富者使贫妇弃己子而乳我子,贫者舍亲儿以哺他人"。当时江南一带,有牙婆专门到穷村找刚生完娃的妇女,先给几斗米定金,逼着她们把亲儿送走,再带到富人家当乳娘。有些乳娘舍不得亲儿,偷偷把孩子藏在柴房,夜里溜回去喂一口,被发现就是一顿毒打。清代《清稗类钞》里记过一个案例:苏州有个姓王的乳娘,为了给主家公子供奶,把自己刚满月的女儿扔进河里,后来公子长大中了状元,她却疯了,天天在河边喊女儿的名字。
二、乳娘的一天:从凌晨三点忙到后半夜,连喘气都得按规矩来
别以为乳娘的工作就是"喂奶"这么简单。在深宅大院里,她们的一天被切割成无数个细碎的规矩,连什么时候喘气、怎么走路都有定数。
宫廷乳娘的24小时,是被"檀香"和"哭声"填满的。明代刘若愚《明宫史》里写得细:"每日寅时(凌晨3-5点)即起,净面漱口,取御赐檀香熏衣三次,方敢入皇子寝宫"。进了寝宫不能踩门槛,得侧着身子挪过去;喂奶时不能说话,更不能打喷嚏,怕唾沫星子溅到小主子脸上;连抱孩子的姿势都有讲究——必须"左手托臀,右手扶颈",胳膊肘不能碰到孩子的脸。
万历年间有个姓李的乳娘,因为夜里给小皇子喂奶时打了个哈欠,被旁边的嬷嬷看见,直接罚跪了三个时辰,还被克扣了当月俸禄。清代更严,乳娘的饮食全由太医院说了算:每天只能喝小米粥、吃炖猪蹄(据说催奶),葱姜蒜、韭菜、辣椒绝对碰不得,连盐都得少放,怕"奶水发咸"。有个乳娘偷偷藏了块咸菜,被发现后打了二十板子,直接赶出宫去,从此再没人敢用她。
民间乳娘的日子,是"两头熬"的苦。《红楼梦》里贾宝玉的乳母李嬷嬷,看着风光,其实每天天不亮就得起来:先给宝玉准备"醒酒汤"(怕他夜里口渴),再盯着丫鬟们叠被子(怕灰尘呛着小主子),等宝玉醒了就得喂奶,喂完奶还得教他说"吉祥话",陪他玩"抓周"的小游戏。到了晚上,还得守在宝玉床边打地铺,只要孩子哼唧一声,就得立刻爬起来哄。
普通人家的乳娘更惨。清代《锡金识小录》记着,无锡一带的乳娘"日哺三儿,夜起五次",除了给主家孩子喂奶,还得给主母捶背、给大丫鬟倒洗脚水,干的是保姆+杂役的活儿。有个姓周的乳娘,冬天给主家孩子换尿布,怕手凉着孩子,先把尿布揣在自己怀里焐热,结果自己生了场大病,主家嫌她"晦气",给了两吊钱就把她赶出门了。
最心酸的是"断奶劫"。孩子长到三岁左右要断奶,乳娘就得用各种法子让奶水回去:有的被逼着喝黄连水,有的被嬷嬷用针扎乳房,还有的直接被关在小黑屋里,不给饭吃,就靠喝水"憋回去"。明代《客座赘语》里说,有个乳娘因为断奶时太痛苦,咬断了自己的舌头,血溅了一床。
三、命运的两极:有人陪葬皇陵,有人死在破庙
乳娘的结局,从来不是"干完活拿钱走人"这么简单。她们的命运,像被奶水浸泡的棉线,一头拴着荣华富贵,一头坠着万丈深渊。
运气好的,能靠"奶水恩情"逆天改命。康熙的乳娘瓜尔佳氏,是个典型例子。《清史稿·后妃传》里没提她,但《清实录》里记着:康熙小时候得过天花,被送到宫外避痘,全程由瓜尔佳氏照料,"日夜不离,衣不解带"。后来康熙登基,直接把瓜尔佳氏的丈夫封了"一等侍卫",儿子当了銮仪卫指挥。瓜尔佳氏病重时,康熙亲自去她家探望,握着她的手说:"朕幼年失恃,若非汝哺养,何有今日?"她死后,康熙下旨把她葬在孝陵附近,坟前立了块"保圣夫人"的碑,这待遇比很多妃子都高。
更夸张的是北魏的窦氏。她原本是太武帝拓跋焘的乳娘,因为"抚育有恩",先被封为"保太后",后来直接册封为"皇太后"。《魏书·皇后传》里说,窦氏掌权时"省徭薄赋,百姓安之",她弟弟窦漏头还被封为辽东王,一家鸡犬升天。这种"乳娘封后"的事,历史上只出过这么一回,却把"奶水恩情"的分量写到了极致。
多数乳娘,不过是"用完即弃"的工具。唐代韩愈的乳母李氏,在韩愈父母双亡后"视保益谨,遂老韩氏",辛辛苦苦把韩愈拉扯大,可她死后,韩愈在墓志铭里也只写了"愈生未周月,孤失怙恃,李怜,不忍弃去",连她的全名都没留下。清代《浮生六记》里,沈复的乳娘更惨:"老无所依,寄居破庙,殁时仅有一破席裹身",她当年拼死喂大的沈复,也只在书里提了一句"乳母卒,余怅然久之"。
最惨的是那些"宫廷弃子"。明代宫廷有规矩,皇子断奶后,乳娘必须出宫,"不得再入禁城"。有个姓赵的乳娘,把万历皇帝喂大后被赶出宫,后来家里失火,丈夫儿子全烧死了,她想进宫求万历赏口饭吃,结果在午门外跪了三天三夜,连宫门都没进去,最后冻饿死在墙角。《明季北略》里说,那年冬天,"午门外冻毙乳母赵氏,尸身三日无人收"。
四、乳汁里的权力游戏:有人成了棋子,有人握了屠刀
乳娘离权力最近的地方,从来不是摇篮,而是朝堂。她们的奶水,有时是帝王的"情感软肋",有时是后宫的"杀人利器"。
最狠的乳娘,能把皇帝当成"提线木偶"。明熹宗朱由校的乳母客氏,就是个中翘楚。客氏18岁进宫给朱由校当乳娘,等朱由校登基,她已经成了"奉圣夫人",出门坐的轿子比皇后的还华丽,身边跟着200个宫女太监伺候。《明史·宦官传》里说,客氏和魏忠贤勾结,把不顺着他们的大臣全给杀了,甚至连皇后怀孕,都被客氏设计"坠胎"——她让人给皇后捶背时"重手法按之",硬是把龙胎弄没了。
朱由校对客氏的依赖到了病态的地步:每天晚上必须闻着客氏身上的"奶香味"才能睡着,客氏出宫回家住几天,他就"寝食难安,必召之回宫"。可崇祯帝一上台,先办的就是客氏:把她押到浣衣局,用棍子活活打死,再焚尸扬灰,老百姓恨她入骨,"争啖其肉,须臾而尽"。这碗靠权力熬成的"奶水",终究成了穿肠毒药。
最冤的乳娘,成了帝王的"挡箭牌"。汉武帝的乳母,是个没留下名字的可怜人。她的儿子犯了法,按律该流放,乳母哭着求汉武帝,汉武帝嘴上说"国法难违",心里却舍不得。后来东方朔给她出主意:"你辞行时别说话,就回头看皇帝三次"。乳母照做了,汉武帝果然心软,不仅赦免了她儿子,还赏了她好多钱。《史记·滑稽列传》里写这段时,没说乳母的结局,但想想也知道,她不过是东方朔和汉武帝之间一场"人情戏"的道具。
清代慈禧太后更把乳娘当成"养颜秘方"。《清稗类钞》里记着,慈禧从26岁开始,每天要喝三个乳娘的"初乳",这些乳娘被关在储秀宫的小院子里,"饮食起居皆有定规,不得见风,不得生气",一旦奶水质量下降,就被"杖责后逐出宫"。有个乳娘因为想家哭了一场,奶水变稀,直接被打了50大板,扔到了城外。慈禧靠人乳养颜,活到了73岁,可那些被她榨干奶水的乳娘,大多"未老先衰,形同枯槁"。
尾声:那些被奶水淹没的名字
在西安碑林博物馆里,有一方唐代乳娘的墓志铭,上面刻着:"李氏,年二十入王府,哺养小王子,凡十有三年。子长,归母家,卒时,孑然一身。"
这大概是绝大多数乳娘的一生:用自己的血肉喂大了别人的骨肉,把青春耗在深宅大院里,最后要么成了史书里的"某氏",要么成了民间故事里的"某嬷嬷"。她们的奶水,甜过蜜糖,也苦过黄连;她们的故事,藏着母性的伟大,也藏着时代的残酷。
就像南宋那个给富人当乳娘的农妇,她把最后一口奶水喂给了东家的孩子,回头看了眼自己饿得哭不出声的亲儿,转身走进了风雪里。史书不会记她的名字,但那碗被泪水冲淡的奶水,早就在时光里,酿成了最烈的酒——喝下去,全是旧时代女性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