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猫社

为用户提供最新信息
分享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
橘猫社一个二次元coser图片合集分享网站

六部有三个郎中堪称天花板,权力不比侍郎差,而且铁定要升官

更新时间:2025-07-21 13:41:07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投稿点击:

清代的京官从高到低分为堂官、司官和小京官三大类。

在清代当京官,最滋润的不是最高级的堂官,也不是刚入职的小京官,而是中间的司官里三个“特殊岗位”。为啥说它们特殊?因为这三个位置的郎中,权力大、油水足、升官快,普通司官根本比不了。

第一个是吏部文选司郎中。吏部是管官员的部门,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而文选司是吏部最核心的科室——所有官员的升职、调岗、补缺,都得先过文选司这一关。打个比方,就像现在找工作要过HR,文选司郎中就是那个“最终签字的人”。清代吏部有四个司,文选司配了满汉蒙好几个郎中,其中管印的满郎中最厉害:候补官员想当实缺?得求他;尚书侍郎想插手人事?他说了才算。所以这位置,基本算“半个吏部副部长”。

第二个是户部银库郎中。户部管钱,银库就是国家的“大金库”,所有财政收入、开支都从这儿过。银库郎中更金贵——满族人都不一定能当,汉人、蒙古人想都别想,皇帝还经常派亲信王大臣盯着。为啥?因为银库油水大!嘉庆以后银库管理乱,库丁偷钱成风,几任银库郎中跟着分肥,干几年就能后半辈子吃香的喝辣的。这位置,相当于现在的“国库主任”,权力和油水都顶格。

第三个是刑部秋审处郎中。刑部管司法,秋审是每年秋天复核全国重案的程序,直接关系犯人性命。秋审处郎中是刑部最懂法律的人,专门负责审案、拟罪,最后报皇帝拍板。这活专业性极强,刑部尚书侍郎经常调来调去,不一定懂刑律,但秋审处郎中天天研究法律,经验比上司还足。所以他们地位高,皇帝看重,升官也快——乾隆时期好多秋审处郎中直接升刑部侍郎,差的也能外放当按察使(相当于省高院院长)。

这三个郎中有多牛?清代每三年一次“京察”(官员考核),规定他们必须拿一等;拿了考核一等,基本就能记名升官,不用等名额。普通司官升四品难如登天,得“九转轮回”(调九次职才有机会),但这三个郎中根本不卡这个坎——文选司郎中能升三品京堂,银库郎中能当肥差,秋审处郎中最差也能当按察使。

说白了,这三个位置就像现在的“核心部门骨干”:吏部文选司管人事大权,户部银库管钱袋子,刑部秋审处管司法公正,个个都是“实权派”。在清代官场,能当上这三个郎中,基本等于端上了“铁饭碗”+“加速晋升卡”,难怪连皇帝都盯着这些位置,非亲信不用。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六部有三个郎中堪称天花板,权力不比侍郎差,而且铁定要升官”全部内容,文章仅供学习交流使用,更多内容敬请关注
  • 标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