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猫社

为用户提供最新信息
分享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
橘猫社一个二次元coser图片合集分享网站

谁是焚书坑儒始作俑者

更新时间:2025-07-20 10:22:35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投稿点击:

一般认为,焚书坑儒的是秦始皇,其不知真正的焚书坑儒者是秦丞相李斯,这里有图有真相。具体《资治通鉴·秦纪二》记载如下,后来,历代书籍得以保存,还应感谢孔子8世孙孔鲋。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内容。具体如下:

原文:

丞相李斯上书曰:“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若有欲学法令者,以吏为师。”魏人陈馀谓孔鲋(fù)曰:“秦将灭先王之籍,而子为书籍之主,其危哉!”子鱼曰:“吾为无用之学,知吾者惟友。秦非吾友,吾何危哉!吾将藏之以待其求;求至,无患矣。”

释文:

丞相李斯上书说:“从前诸侯国纷争,以高官厚禄招徕游说之士。现在天下平定,法令统一,百姓在家就应致力于农耕与手工,士人就应学习法令。如今儒生们不学习当今的法令,却去学习古代的,以此非议当世,迷惑扰乱百姓,还相互违法教导他人。听闻命令下达,就各自依据自己的学说加以议论,入朝时在心里反对,出门后在街巷议论,以夸饰君主来博取名声,以标新立异来显示高明,率领民众制造诽谤。这样不加以禁止,就会使君主的权威在上面下降,臣下结成私党在下面形成。我请求下令,史官所藏非秦国的史书全部烧毁;除博士官所掌管的,天下凡私藏《诗经》《尚书》和诸子百家著作的,都要送到郡守、郡尉处一同烧毁。有敢相互谈论《诗经》《尚书》的,处斩首之刑并弃尸街头;借古非今的,诛杀九族;官吏发现而不举报的,与犯者同罪。命令下达三十天后仍不烧毁书籍的,处以黥刑,并发配去服城旦劳役。如果有人想要学习法令,就以官吏为师。”魏国人陈馀对孔鲋说:“秦国将要焚毁前代君王的书籍,而你是书籍的拥有者,这太危险了!”孔鲋说:“我研究的是一些看似无用的学问,真正了解我的只有朋友。秦国不是我的朋友,我有什么危险呢!我将把书籍藏起来,等待有人来征求,一旦来征求,我也就不会有什么灾难了。”

人名释义:

李斯:秦朝丞相,协助秦始皇统一六国,推行郡县制等,后在秦二世时被赵高陷害致死。

陈馀: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人,秦末农民起义将领,与张耳曾为刎颈之交,后因事交恶。

孔鲋:字子鱼,孔子八世孙,秦末学者,曾藏儒家经典以避秦火。

难懂字词释义:

异时:从前,往昔。

游学:指游说之士,即凭借自己的智谋和口才为各国君主出谋划策之人。

黔首:战国时期及秦代对百姓的称呼。

党与:指朋党,相互勾结的势力。

偶语:相对私语,两人或多人私下谈论。

弃市:古代刑罚,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

族:用作动词,指灭族,即诛杀罪犯的整个家族。

黥(qíng):古代刑罚,在脸上刺字并涂墨。

城旦:秦汉时期的一种刑罚,强制罪犯筑城,刑期一般为四年。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谁是焚书坑儒始作俑者”全部内容,文章仅供学习交流使用,更多内容敬请关注
  • 标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