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猫社

为用户提供最新信息
分享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
橘猫社一个二次元coser图片合集分享网站

俘虏魏王豹后,刘邦随即娶了薄姬,没想到埋下了大汉四百年的伏笔

更新时间:2025-07-12 12:29:35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投稿点击: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 历史基地

编辑| 历史基地

公元前205年,魏王豹兵败,薄姬成了俘虏,被送进汉宫织室做苦力。

刘邦第一次见她,是在魏王宫的阶下,她穿着素色襦裙。

低头绞着衣角,没哭也没求饶,只是安静地看着他。

当晚她被带到刘邦营帐,刘邦问她怕不怕,她声音很轻:“怕有用吗?”

那天晚上,她就在榻边的地上蜷了一夜。

后来在织室,她话不多,手脚却麻利,浆洗的布料总比别人的白净挺括。

有次刘邦路过织室,看见她踮脚够架子顶层的丝线。

裙摆沾了灰也不在意,不知怎么就又把她召去了寝宫。

在织室的日子,她就像个影子,默默做事,把所有情绪都藏着,在屈辱里埋下了守拙的种子。

后宫角落的那缕微光

那晚之后,刘邦果然又忘了她。

直到一年后,管夫人和赵子儿在御花园说笑。

提起当年三人约定“先贵无相忘”的戏言,才被刘邦听见。

他这才想起还有这么个安静的女子,派人把薄姬接了过来。

“昨夜梦到苍龙盘在我肚子上”,薄姬见了刘邦,只说了这么一句。

刘邦挑眉:“这是贵兆啊。”

后来薄姬就怀上了,十月怀胎,生下个男孩,取名刘恒。

宫里的日子像潭死水,薄姬带着刘恒住在偏僻的宫殿,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别的妃嫔争着给刘邦献舞奏乐,她只教刘恒读书写字,认草药图谱。

有次刘恒被刘如意推倒在地,额头磕出个包。

薄姬也只是拿草药给他敷上,说:“男孩子,磕磕碰碰才长得结实。”

刘邦驾崩那年,吕雉把持了朝政。

宫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冷,戚夫人被做成了人彘,刘如意也没了。

那些得宠的妃嫔死的死、囚的囚。

吕雉翻名册翻到薄姬,盯着名字想了半晌才想起是谁——这个女人从来没争过宠。

儿子刘恒也安安静静的,看着就没什么威胁。

“把刘恒封到代国去吧,那里清静。”吕雉对宦官说。

代国在北边边境,冬天能冻掉耳朵,还老有匈奴来扰,别人都觉得是流放。

薄姬却谢了恩,带着刘恒收拾了简单的行囊就上路。

马车出长安城门时,刘恒掀着帘子回头看,薄姬按住他的手:“别看了,往前走才有活路。”

代国的宫室比长安的破旧多了,墙角还结着蛛网,薄姬没让宫女多抱怨。

自己带着人打扫,把刘恒的书案擦得锃亮。

白天她教刘恒学农耕,跟着老农看田垄怎么犁才顺;去粮仓查粮食,摸一摸谷粒干湿。

还跟着老军医认草药,哪种能治风寒,哪种能止血,都让刘恒记在本子上。

有次匈奴真的打过来了,守军报急,刘恒吓得脸发白。

薄姬却镇定地打开库房:“把棉衣和粮草都分给士兵,告诉他们,代王和他们一起守城门。”

士兵们得了棉衣粮草,士气一下子起来了,硬是把匈奴挡了回去。

在代国待了这些年,薄姬和刘恒没搞过什么排场,赋税收得也轻,老百姓日子慢慢好起来。

周边的郡守都知道,代王仁厚,代王的母亲更是个实在人。

把个边境小国打理得井井有条,成了北边最安稳的封国。

长安无声之博弈风云

吕雉死的时候,长安城乱成了一锅粥。

周勃和陈平带着人诛了吕氏一族,看着空荡荡的龙椅犯了难。

刘邦的儿子里,刘肥早没了,刘长是吕雉养大的不放心,挑来挑去,就剩下代王刘恒。

“代王仁厚,他娘薄姬也是个安分人,”周勃捻着胡须说,“当年要不是她不争不抢。

哪能活到现在?选他,错不了。”

使者到代国时,薄姬正在给刘恒缝补袖口,刘恒拿着诏书手都在抖。

薄姬让他先召集群臣商议,郎中令张武说长安危险怕是有诈,中尉宋昌却力主前往。

“你想不想去?”薄姬问。

“我不知道……”刘恒声音发颤。

“那就去看看,”薄姬把缝好的袖子递给他,“记住,见了大臣别端架子。

吃饭的时候多给周勃夹点菜。”

刘恒进长安那天,周勃在渭桥迎接,刚想拉着他单独说几句话。

薄姬派来的宦官就端着热茶过来:“天凉,周将军先暖暖身子。”

周勃看着宦官眼里那点笑意,心里咯噔一下——这对母子,怕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

朝堂幕后的隐秘基石

刘恒穿着龙袍坐上龙椅那天,薄姬没去观礼,只在偏殿翻着代国的旧账簿。

她鲜少抛头露面,宫里的人见她的次数,还没见掌管洒扫的老嬷嬷多。

刘恒刚登基那阵,朝堂上吵着要不要沿用连坐法。

薄姬夜里给儿子送汤时说了句:“一人犯错一人当,牵连全家,百姓怎么安心过日子?”

没几天,刘恒就下旨废了连坐。

她自己宫里的用度先减了一半,绫罗换成粗布,宫女遣散了大半。

后宫妃嫔见太后这样,再不敢提添置首饰的事。

薄家的亲戚想来长安谋官,薄姬让人带话:“守着老家的几亩地好好过,别沾皇家的光。”

弟弟薄昭嘴馋,想插手盐铁生意,被她指着鼻子骂回去:“安分点,别给你外甥惹麻烦。”

她常跟刘恒说:“治国跟种麦子一样,别总薅着苗往上拔,让土地歇歇,苗才能长得壮。”

刘恒听了,减税、免徭役,让百姓安心种地,朝堂上渐渐有了“与民休息”的风气。

可安稳日子没过几年,就有大臣上奏说薄昭在封地招揽门客。

收受贿赂,甚至纵容家奴打死了朝廷派去的使者。

刘恒拿着奏折犯了难,一边是国法难容,一边是母亲唯一的弟弟。

消息传到宫里,薄姬正在给刘恒缝补旧衣。

听了汇报没抬头,只让宦官把备好的毒酒给薄昭送去。

薄昭在府里哭了一夜,第二天还是饮下了毒酒。

薄姬去看他最后一眼时没掉泪,只是摸着弟弟冰冷的脸说了句:"你活着,会毁了你外甥的江山。"

满朝文武听说了,再没人敢轻视这位深居简出的太后。

盛世里的静默回响

后来的日子,长安城的粮仓渐渐满了,路边的流民少了,百姓都说文帝是个好皇帝。

薄姬还是老样子,常带着宫女去乡下,站在田埂上看农户种的麦子长势如何,麦穗沉不沉。

周勃告老还乡那年,刘恒和薄姬亲自送他到城门外。

周勃看着眼前这对母子,忽然跪下磕头:"老臣当年说过。

薄姬娘娘挽救了大汉,今日看来,果然没错啊。"

薄姬扶起他,风掀起她的鬓角:"周将军说笑了,是大汉自己命不该绝。"

夕阳把三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谁能想到。

当年那个在织室里捣衣的罪妇,会成为这盛世的基石。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俘虏魏王豹后,刘邦随即娶了薄姬,没想到埋下了大汉四百年的伏笔”全部内容,文章仅供学习交流使用,更多内容敬请关注
  • 标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