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4-25 12:47:55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投稿点击:
《乌衣巷》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抚今吊古的诗篇是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此诗凭吊昔日东晋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秦淮河流域六朝时期就是名门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隋唐以后渐渐衰落,引来无数文人骚客前来凭吊,咏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实拍】乌衣巷外门入口(夜晚)
门票乌衣巷在夫子庙文德桥南。
【实拍】其实刘禹锡并没来过金陵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刘禹锡《金陵五题·乌衣巷》
“乌衣巷”招牌【十多年前实拍】内里角度
乌衣巷是金陵城内街名,位于秦淮河之南,与朱雀桥相近,毗邻夫子庙。三国时期吴国曾设军营于此,为东吴都城建邺(金陵南京)禁军营房驻地。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
【实拍】夜晚进入门内
现在的旅游景区乌衣巷位于南京市秦淮区秦淮河上文德桥旁的南岸,地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核心地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最著名的古巷,东晋时期是中国世家大族居住之地。
【实拍】王羲之雕塑
乌衣巷是晋代王谢两家豪门大族的宅第,两族子弟都喜欢穿乌衣以显身份尊贵,因此得名。乌衣巷门庭若市,冠盖云集,走出了王羲之、王献之,及山水诗派鼻祖谢灵运等文化巨匠。乌衣巷见证了王谢的艺术成就,与两大家族的历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历史紧密相连。
王导·谢安纪念馆【实拍】入口
六朝时期的世家大族王导、谢安居住于此。唐代刘禹锡《乌衣巷》为千古名篇。王导、谢安纪念馆坐落于南京夫子庙秦淮河南岸乌衣巷内,是一座展示六朝文化艺术以及王、谢两大家族家世的专题性陈列馆。
【实拍】夜晚拍摄有点不清楚
【实拍】来燕堂:这个名字出自哪里一眼便知
【实拍】听筝堂下是王羲之的曲水流觞,出自《兰亭集序》
居住在这里的王导和谢安为当时非常显赫的宰相家族,王导曾辅佐创立了百年历史的东晋王朝,谢安则在指挥淝水之战中取得了以少胜多、大败符秦百万大军的光辉成就。
王羲之是王导从侄。
【实拍】唐诗《乌衣巷》随处可见
【实拍】这里摆设着六朝文物
东晋顾恺之创作的绢本绘画《女史箴图》复制品。
【实拍】冯婕妤挡熊
淝水之战展示。
在东晋淝水之战时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
【实拍】毛主席手书唐诗《乌衣巷》
【实拍】东晋时期生活场景
【实拍】出口
1997年,秦淮区人民政府恢复了乌衣巷,挖掘、展示乌衣巷源远流长的历史,并重建了具有民族风格的王谢古居纪念馆。历经千年的沧桑,如今的乌衣巷已不复昔日的繁华,没有豪门士族的觥筹交错,取而代之的是游人探访王谢华堂踪迹。
乌衣巷井【实拍】乌衣巷井(夜晚)
井栏为青石质,内径33厘米,外径65厘米,高43厘米。据悉,乌衣巷井挖掘于清代时期,井栏为青石材质,井的内壁是用青砖垒砌而成,时至今日,古井保存的非常完好,甚至上面的十二道绳痕依然清晰可见,见证了其数百年的沧桑历史。
【网图】乌衣巷井(白天)
【实拍】乌衣巷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