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5-04 10:41:02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投稿点击:
一、雅利安人的起源和迁徙
雅利安人及其分支公元前4千纪,以黑海北部为中心,在西起中欧,东到中亚北部的欧亚大草原上,生活着属于印欧语系的印欧人种群,他们大多数是游牧部落,少部分是定居的农耕部落。公元前3千纪,印欧人进入青铜时代,然后逐渐分化,约于前3千纪末,可能是人口增加和气候干旱的压力,印欧人开始分批向四面八方迁徙,其中进入中亚、西亚和南亚广大地区的印欧人叫印度-伊朗人,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雅利安意为“高贵的人”,其本义为“农夫”,后引申为“贵族”,表明雅利安人起初也以农为本,以农为贵)。
古代雅利安人的迁徙路线图
雅利安人的迁徙具有时间长、范围广、影响大、多批次、以和平方式为主的特点。根据种族、语言和考古三方面的分析,雅利安人于公元前2千纪初进入中亚南部的广大地区,使这里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形成了具有雅利安特色的文化,并以此为基地,再一次次地向外迁徙,历时千年以上,其中南迁的雅利安人进入印度,称为南雅利安人,即说吠陀梵语的印度雅利安人,其他雅利安人皆属伊朗雅利安语(伊朗语族)的不同分支,主要有:
1.西伊朗人,他们是米底人、波斯人和安息人的祖先,所操语言为米底语、古波斯语和安息语;
2.中亚伊朗人,他们的语言为粟特语,花剌子模语和阿维斯陀语,使用阿维斯陀语的雅利安人后来沿伊朗、阿富汗边界南迁,被称作南伊朗人,他们对祆教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3.北伊朗人,主要有西徐亚人和塞人,西梅里亚人和马萨革泰人等,他们是一直留在黑海和里海以北的雅利安人后裔,也属伊朗语族;
4.东伊朗人,他们的语言属伊朗语族东南语支的和田塞语、焉耆语和龟兹语,约在前1千纪中期进入中国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的塞人,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二、雅利安人向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一带的迁徙
雅利安人进入伊朗的时间始于公元前2千纪前期,其证据是伊朗西部的胡里人和加喜特人的一些神名与雅利安人尤其是印度雅利安人明显有关。雅利安人南迁印度的时间约在公元前1750年以后,或许当时还有一些雅利安人迁移到了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前2千纪后期,米底人和波斯人进入伊朗西北地区,以后又向伊朗其他地区扩展。关于雅利安人进入伊朗的路线,从语言和宗教上分析,他们从中亚南部进入伊朗高原,然后向西迁徙的可能性较大,但也不排除他们经黑海和里海之间的高加索山脉进入伊朗西北部。约在前8世纪末,又有一批雅利安人的后裔经高加索山脉进入小亚细亚和伊朗西北地区。从地理角度看,沿里海两侧南下是雅利安人向伊朗高原迁徙的两个最重要通道。此前,这里一直是欧亚大草原南部与西亚交往的通道。因此,伊朗雅利安人的主体可能经中亚进入伊朗,另有部分伊朗雅利安人则经高加索进入伊朗。
三、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第一次大冲击
包括雅利安人在内的印欧语人向南方农耕世界长达千余年的迁徙浪潮是世界历史上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第一次大冲击,也是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第一次全面的、多层次的交往。它极大地影响了人类发展的历史轨迹,甚至有学者认为此后的世界史就是印欧人和闪米特人斗争的历史。西伊朗人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使伊朗的语言、民族和宗教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四、雅利安人在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一带的发展特点
雅利安人在进入伊朗高原前(约前1300年),处在青铜时代,亦即他们的英雄时代,氏族社会发展到了最高阶段,社会等级已经非常明显。《阿维斯陀》中就记载了反映这一时期社会构成的三个等级——祭司、武士和农夫。部落联盟和军事民主制是此时雅利安人社会制度的特点。进入伊朗高原后,雅利安人逐渐过渡到了铁器时代,他们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形成了酋邦制。这是一种高于部落社会(以平等主义为特点),社会等级明显,组织化程度更高,却未进入文明时代、未达到国家产生阶段(以强制性权力机器为特点)的前国家形态。
雅利安人在伊朗的建国历史是沿着两条路线,在不同条件下发展的。阿维斯陀语雅利安人(南伊朗人)到达伊朗东部时,东伊朗原住居民的文化已在衰落,文明逐渐萎缩,表现为公元前2千纪就已开始的许多古代著名的居民点(甚至城市)数量减少、规模缩小和技术衰退。这就使东伊朗的雅利安人部落受当地原有文化的影响较小,与周围的外部文化交往也较少(印度河文明也已衰落),不可能被像美索不达米亚那样的先进文明所同化。因此,东部伊朗的雅利安人更多地保存和发展了纯正的雅利安人文化(语言宗教、习俗)。此外,与各种文化交往的缺乏,也使东伊朗的雅利安人长期处于酋邦阶段,没能发展成为影响一方的地域王国,最终融入波斯帝国和中亚国家的历史。米底人和波斯人进入西部伊朗后,既受伊朗西部原有居民文化的影响,如乌拉尔图人、马纳人、加喜特人、路路贝人、埃利皮人和埃兰人,也与两河流域的先进国家如亚述,有着长期的战争交往,贸易交往和文化交往,这就使米底和波斯的语言,宗教和文化更多地吸收和融入了外来文化的成分和因素,形成了内容更加丰富的新型文化,代表了西亚历史发展的方向并最终统一了伊朗和西亚广大地区,成为伊朗历史的主流。
****** ****** ******
酋邦:美国学者塞维斯对于国家产生之前人类社会组织形态的一种称谓。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塞维斯在《原始社会的组织》和《国家与文明的起源》中认为,人类社会的政治组织经历了四个连续发展的阶段,即游群、部落、酋邦、国家。酋邦模式强调了酋邦与专制政治之间的必然联系。然而,当代文化人类学相关的经典理论与主流理论表明,酋长拥有的是非强制性的权威,而非合法武力支撑的强制性的权力或暴力;在酋邦社会的决策活动中,酋长虽然可以具有重大的影响力,但是参与或者影响决策的,通常并非酋长一人:酋邦社会的决策活动多是“集体性质”的。在早期社会实际的历史发展过程当中,在亚洲、非洲和美洲,非专制政治包括民主政治都有广泛发现,而绝不是只有以希腊罗马为代表的欧洲才出现过民主制度。
雅利安人基因
现代人类基因图谱基本上解说或者证明了世界民族的迁移史,也推翻了以往貌似真理的东西。一份由美国人研究出的世界人种基因图谱(Y染色体)表明:在现代德国人(日耳曼人)中的雅利安基因占19.5%。而伊朗人(波斯人)的更少(18%),还不如中国的维吾尔人高(21%)。而在俄罗斯人中的雅利安人基因占47%。雅利安人成分最高的是波兰,超过50%。在印度使用印欧语系的民族之中,雅利安基因占到了39.5%。这就是为什么宝莱坞明星大多一副白人面孔,而走在印度大街上黑压压一大群的原因。希特勒梦想要消灭的劣种斯拉夫(俄罗斯、乌克兰、波兰)民族其实是真正的雅利安人。以基因(Y染色体)为依据,斯拉夫人才是真正的雅利安人。雅利安人基因比例在欧洲自东而西衰减,自北而南衰减。在挪威人中占31%。而在意大利却几乎没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