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猫社

为用户提供最新信息
分享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
橘猫社一个二次元coser图片合集分享网站

为什么医生不献血,为“医生25年献血9万毫升”点赞

更新时间:2025-01-21 14:04:34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投稿点击:



25年连续献血217次共904毫升,相当于23个重50公斤成年人的血量。这位献血者名叫黄哲,今年51岁,是西北妇女儿童医院(陕西省妇幼保健院)一名医生。10月23日,记者联系到了他,“这只是我的一种习惯,没有什么可吹嘘的。”据了解,2019年到2020年,黄哲平均一个月献两次血小板,最多时一年献了23次。(10月24日《北京青年报》)

血液是生命之源。对于生命个体来说,血液须臾不可或缺;对于献血者来说,就是以热血传递爱心,延续患者生命。9万毫升的血液,相当于23个重50公斤成年人的血量。如果按救助一个患者平均需要约4毫升血液来计算,则可以挽救225条生命。正因如此,无偿献血行为被赋予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崇高内涵,无偿献血者也受到社会的普遍推崇与尊重。

自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越来越多人加入到了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涌现出一大批令人敬佩的“献血英雄”。不过,仍有人对献血存在顾虑,担心对身体产生副作用。网上有传言,献血会导致贫血、肥胖、伤元气……这些说法使得一些人打起了退堂鼓,甚至有人质疑,为什么医生自己不献血?事实上,据国家卫计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医生、公务员、大学生献血比率远高于其他人,已成为献血的主力军。

坚持25年连续献血,并形成了一种习惯,黄哲有一个“自己也没能想出个原因”但又十分笃定而令人动容的理解:每年医院都会收治大量的病人,需要靠输血维持生命,尤其是血液病的病人,需要进行输血维持生命的更是不知凡几,每献出一份血液,都是在帮助患者延续生命,更是支撑起病患家庭完整性的希望。这句话,或许正是黄哲走上献血道路的动力之源。在他看来,献血和公益让他在助人的同时,也能和他人共同分享那份幸福和喜悦。

对于民众担心的献血会危害健康,其实是无稽之谈。科普告诉我们,按照正规要求的献血对身体没有影响,通常每次献血不超过体内血容量的十分之一,献血反而会刺激造血器官加快制造新的血液,有效改善机体功能;采血前会对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艾滋等传染病进行相关检查,所使用的器械都会经过严格灭菌,且不会重复使用,更不会染上艾滋病等。对于“献血免费,用血要钱”的说法,黄哲也给出了明确的解释——血液是无价的,病人用血是不收取血液本身的费用,病人只支付了血液从采集、检测、分离、贮存的直接成本费。

偶尔献血是一件小事、善事,但是如果把这样的小事、善事坚持下去,一做就是25年,就是为社会、为他人做了一件“大好事”。作为医生,黄哲以自己的身体力行,不仅破除了“献血有害健康”的传言,更是想通过自己的坚持,呼吁更多人参与其中。“不管是坚持献血也好,还是偶尔献血也罢,只要献血的,都是英雄。”无偿献血,利国利民。张文宏医生也曾为无偿献血代言,呼吁市民献血:“献血这件事,请不要摒牢”,因为“如果都摒牢不献血,病人就摒不牢!”献血是一件“平常事”,只要符合条件的人都应“为爱举手”!(付彪)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为什么医生不献血,为“医生25年献血9万毫升”点赞”全部内容,文章仅供学习交流使用,更多内容敬请关注
  • 标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