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0 10:14:17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投稿点击:
1921年,红船于嘉兴南湖起航,烟雨迷蒙28载,经历了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与被迫长征,经历了8年抗战,经历了三年解放战争,最终筚路蓝缕奠基业,于1949年10月1日,中华民族迎来了崭新的黎明。
回首百年,当时红船上的13位代表走出了不同的人生,在通往星辰大海的烟雨路上,有人出彩,有人牺牲,有人掉队,甚至还有人反水当了叛徒。
两人坚持到建国,并登上天安门城楼这13个人中,毛主席无疑是那颗最耀眼的明星,与他一同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的还有董必武,只有两人坚持到了建国。
四人牺牲剩下的11位中,有4人为革命捐躯,壮烈牺牲在革命征途之中,他们分别是王尽美、何叔衡、邓恩铭和陈潭秋。
陈潭秋是在1943年9月27日,与毛泽民等同志一同被新疆军阀盛世才残忍杀害,牺牲在了新疆。
邓恩铭由于叛徒告密不幸被捕,于1931年4月5日英勇就义,年仅30岁。牺牲时写下了就义诗“三十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唯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
何叔衡,长征后年近花甲的他被留了下来,4个月后,他与瞿秋白、邓子恢等人突围时,壮烈牺牲。
王尽美由于连续拼命工作,积劳成疾于1925年8月19日病逝,年仅27岁,他病逝后由邓恩铭接任工作。
七人脱党脱党的七人中李汉俊、李达是脱党后信仰不改,仍坚持马克思主义信念,简称“二李”。
李汉俊因保护共产党人,于1927年12月7日,在武汉被国民党桂系军阀杀害,年仅37岁,于1952年被定为烈士。
李达因与陈独秀和张国焘的矛盾而脱党,1948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毛主席曾带信给李达,说“吾兄系本公司发起人之一,现公司生意兴隆,望速来参与经营。”1949年5月,李达受毛主席之邀到达北京,并重新入党。
包惠僧、刘仁静脱党后曾一度误入歧途,但最终迷途知返,晚年为党做了一定有益的工作。
剩下的三人:张国焘、陈公博、周佛海,沦为了千古罪人。
其中陈公博投靠汪伪政府,成为仅次于汪精卫的二号大汉奸,于1946年6月3日被执行枪决;周佛海成为了三号大汉奸,1946年也被判了死刑,但后改判为无期,1948年病死在南京监狱。
张国焘一大时主持会议,并选入中央局负责组织工作。后来投靠蒋介石,见到蒋介石就奴颜婢膝地说,“兄弟在外糊涂多年哪!”
新中国成立后,张国焘在香港曾想回大陆,但又不想公开承认错误,1968年移居加拿大,1976年中风,1979年12月3日客死他乡,在多伦多一家养老院在寒冷中被冻死。
时代骄子,风云际会,大浪淘沙,岁月无情。起航的红船上13位代表,同一个起点,不同的归宿。当时的毛泽东在这13位中,还很不起眼,直到遵义会议才被确立领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