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4-15 10:44:07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投稿点击:
“我来到这里,代表着国家,首先就要对得起国家,要把国家的友谊带到博茨瓦纳。”非洲南部的博茨瓦纳,传染病肆虐,疫情此起彼伏,抢劫、枪击案频发,但在这片土地上,来自中国的援非医生,一批接一批,接力践行着自己的医者担当。
日常工作
作为中国福建省第16批10名来自泉州援非医生之一,2020年9月19日,当泉州市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泉州一院)医生陈轶杰踏上博茨瓦纳这片土地时,他的心中充盈着无限的使命感。
彼时的他还不知道,未来两年,他将在这里历经5轮疫情,戴满741天口罩,直面持枪抢劫,突遇母亲重疾、女儿成绩直线下降等难关。但关关难过,关关过。2022年10月1日,祖国母亲生日之际,他终于和援非队友们一起,完成神圣使命,踏上回家的航班。
克服缺医少药、言语不通
2年看诊超1万人次
陈轶杰是泉州一院一名放疗科医生,援非时来到博茨瓦纳首都哈博罗内的公主玛丽娜医院,主要看肿瘤内科兼顾放疗。缺医少药、言语不通,是陈轶杰在博面临的第一个难关。
“公主马丽娜医院是当地最大的转诊医院,全国2/3的肿瘤病人都在这里看诊或转诊,但在这里会经常性的没有相应药品,而且大多数检查要约至少3个月以上才能排到,治疗和复查不能及时是常态。”陈轶杰说,连同周边一共三个国家,只有一台放疗机器,还经常故障,这无疑给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和障碍,只能想方设法尽量解决。
向搭档护士学习当地口音的英语
而病人、家属以及搭档的医生、护士讲的英语多带有口音,也曾一度让他很苦恼。后来他想了个办法,将病人资料都打印出来,让搭档护士把重点、常用的反复读给他听,自己慢慢把英语和当地口音的英语对上。两三个月后,沟通终于顺畅,一天的问诊量,也迅速从每天10多个提升到每天平均30多个。2年下来,他看诊的病人超过1万人次。和科室的医护以及看诊过的病人、家属结下深厚的友谊。
难得外出“放风”,拍照暂时摘下口罩
一别两年
母亲双肺肿瘤
女儿成绩直线下降
日子在繁忙的工作、单调的生活中一天天过,有时竟也惊心动魄。陈轶杰和队友们,直面过歹徒夜晚持刀入室抢劫,也遭遇过马路中间的拦路抢劫。但更令他揪心的,还是母亲的突患重疾和女儿的成绩骤降。
2021年9月,不幸的消息从家乡传来。他的母亲在体检中发现了双肺肿瘤……
“你完全不用担心,这个交给我们!”像祖国一样,泉州一院也成了远在博茨的陈轶杰此刻最坚强的后盾。院方第一时间安排陈母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在9月、12月分别安排了两次手术。如今,时隔近1年,回到家中看到母亲恢复得很好,是病时无法伺候在侧的他此时最大的安慰。
而半年前,女儿的班主任也告诉他,一向表现优异的孩子短短半年不到,突然有厌学情绪,成绩也从原来的年段前80名直线下跌至300多名。
陈轶杰心急如焚,不记得连续多少个凌晨3点了(北京时间上午9点),他和老师一次又一次地沟通女儿的情况,又和女儿连续长聊。终于,又一个凌晨三点,他等来了老师一句:她现在已经在转变。
中考填报志愿,陈轶杰也没想到女儿比自己更坚持、更有志气,非泉州五中不报。当微信电话中传来她报喜的一句“爸爸,我成功了”时,电话那头的陈轶杰男儿有泪也轻弹。
40℃高温下
“全副武装”741天
“仿佛闯过了一关又一关,但所幸自己能保持初心,从容应对。”回望援非两年,陈轶杰直言,期间博茨瓦纳经历了5轮疫情。在博的741天,他们每天都戴着帽子、面屏、两层口罩、防护服,尽管室内外气温都是40℃,但他们天天如此。直到在岗的最后一天,并肩作战了741天的科室护士才“见”了陈轶杰第一面:“陈医生,你要把口罩摘下来了,两年了,我都不知道你长什么样……”
疫情紧张时每天的穿戴
“这得感谢国家强有力的医疗保障。”陈轶杰说,2021年当地疫情最生猛的时候,他所在的肿瘤科医护人员70%都感染上了新冠肺炎,但祖国的每一位援非医疗队员都胜利完成任务,平安归来。2021年元旦,大使馆就率先组织为援非医护人员打了疫苗。每个季度国家还运送大量防疫物资、抗疫药品,其中也捐赠了部分给当地医院。
临别赠送礼物
临别时科室同事赠言
“来了,生死就置之度外了,顺利完成祖国交办的任务才是最重要的。”在这个从小就以当兵、当运动员这样保卫国家、为国争光的职业为志愿的医生心中,有一次为国家做事的机会,有一次这样的阅历,已然不虚此生。
获得大使馆及博茨瓦纳颁发的荣誉证书
泉州市第一医院33年援非路
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多年来,泉州市第一医院始终坚持以公益性为导向,积极承担援外医疗任务,在履行使命和职责中展现坚定责任担当。自1989年起,泉州一院医生的足迹早就踏上了非洲大地。从非洲西部沿海区域的塞内加尔到内陆的博茨瓦纳,9名医生接力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践行着自己的医者使命。
援外医疗队员们远离家乡亲人,在异国他乡,面对语言不通、热带干旱、卫生条件落后各种困难,以及艾滋病感染的严重威胁(博茨瓦纳是全球艾滋病感染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始终牢记使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充分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3月访问非洲时概括的“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中国援外医疗队精神,并且赢得了受援地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评价。
记者:许钹钹
为援外医疗队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