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猫社

为用户提供最新信息
分享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
橘猫社一个二次元coser图片合集分享网站

唐朝三大昏君,有一个人毁誉参半,算是明君,也是一个昏君

更新时间:2025-05-17 11:57:39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投稿点击:

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个王朝的兴衰如梦般变幻莫测,而每一场政治风暴中,都不乏有帝王失败的决策,让整个王朝都走向了深渊。

谈起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唐朝绝对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一个朝代,太宗李世民开启贞观之治,万国来朝的局面足以让我们每一个人自豪。历史上的朝代盛极必衰,在后续开元盛世之后也迎来了衰败,这其中必然离不开当时掌权者的昏庸举措。

那么究竟是怎样的帝王,让整个唐王朝走向了覆灭呢?本期就来谈谈唐朝的三大昏君。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

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李隆基一手创造了开元盛世,说他是一个明君也不为过。但同时他也是一个昏君的典范,亲手将唐朝送上了下坡路。

《唐明皇》版李隆基

唐玄宗纯属于后期自己玩脱了,在位前期是真的明君,不仅拨乱反正,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李隆基

但是李隆基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不仅重用宦官,还宠信奸臣,宠爱杨贵妃。再加上其政策上的失误以及重用安禄山,结果导致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毁掉了唐朝励精图治的基业,这次战役为唐朝由盛转衰埋下了伏笔。

香港《杨贵妃》版李隆基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李隆基活的时间太久,不然李隆基肯定会是明君。

唐肃宗李亨(711年10月19日—762年5月16日)

李亨,庙号“肃宗”,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三子,是唐朝第八位皇帝。十二岁成为太子,四十五岁在灵武称帝。三十二年间都从事太子这个高危职业。

身边能够信任的只有自己两个最能干的儿子(李豫、李倓),以及张良娣、李辅国等寥寥几人。能力平平,但上位于唐朝盛衰之变的至暗时刻,又处于唐朝中兴的起点时刻。在位期间遇到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安史之乱,再加上其余各地方的叛乱。

李亨

没有听从李泌的战略方针趁乱直捣叛军老巢,错失了歼敌良机。出于对武将的防范,在邺城之战中不设主帅,分明稳操胜券的一战最终失败,丧失了挺进河北的机会,让洛阳在不久之后沦陷。

唐肃宗画像

除此之外,李亨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与自己的父亲李隆基相处,以及两个儿子的问题。李豫着了李辅国、张良娣的道,李倓被冤杀。父亲李隆基回到长安后交权,但李隆基的长寿以及声望对于李亨来说都是极为害怕和担心的,再加上张良娣、李辅国的蛊惑,最终李隆基死的也有些凄凉,几天后李亨也撒手人寰。

《大唐荣耀》李亨饰演者王劲松

总之,李亨是一个过渡,但过渡的非常糟糕。

唐昭宗李晔(867年3月31日-904年9月22日)

唐朝第二十位皇帝,唐懿宗李漼第七子。胸怀大志,急切地希望能够恢复大唐盛世。但他对形势缺乏清醒以及最基本的判断,手里稍微有点钱就开始挑战根本就可能完成的任务,把自己的老本都赌光了。

李晔

在位期间致力于打击地方割据势力,进行了“轻佻”的削藩,第一个目标就是西川,看到不错的效果后让李晔的自信心爆棚,玩儿了一把大的,选择了当时天下最强的藩镇李克用,果然乌合之众根本不是沙陀兵的对手。

讨伐李克用的失败使大唐攻西川的成果也付诸东流,这一番削藩,大唐没有取得任何成绩,仅存的家底也被耗光了,朝廷的威望也大减。

唐昭宗饰演者苏航剧照

削藩不成,就选择打击宦官。但唐代的宦官盘根错节,已专权多年,不可能从根本上铲除。驱除杨复恭后,迅速以伏击手段杀害了有功的李顺节,前前后后都说明李晔不打算与宦官合作。这样一来,一个原本互相竞争又彼此合作的宦官集团,被李晔推向了对立面。

在这之前,李晔又进行了一次“自杀式”削藩,驱除了杨复恭,又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选择攻击凤翔李茂贞。李茂贞有五六万人,经验丰富。而李晔经过前面的打击只剩下三万人,还是一群乌合之众,结果就是没有任何悬念的失败,李茂贞也是直攻长安,逼迫李晔杀掉了宰相。

唐昭宗饰演者杨议剧照

后来被韩建所控制,但韩建实力有限,也因为与朱温的矛盾日益加剧,李茂贞、李克用、韩建又结盟将李晔送回长安。

《画江湖之不良人》李茂贞

李克用

回长安之后准备铲除宦官,然而不甘心束手就擒的宦官刘季述先动手幽禁了唐昭宗李晔,在朱温的暗中支援下,击败了几个宦官,李晔重获自由。

但后来李晔还是被朱温控制,整个朝廷都被控制在朱温的手里,朱温迁都洛阳的八个月后,唐昭宗被朱温指使杀害。

朱温

唐昭宗的“中兴之愿”,反而成为了大唐王朝灭亡的加速器。

综上所述,重整山河的心愿固然美好,但自身的实力却太过于局限,一些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反而加速了王朝的灭亡,即便德行上没有大问题,但是决策依旧对国家社稷造成了危害,依旧会被视作昏庸的君主。

唐朝的祸根起源于唐玄宗,后续不乏明主的补救,但无奈昏君误国,让唐朝还是走向了灭亡。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唐朝三大昏君,有一个人毁誉参半,算是明君,也是一个昏君”全部内容,文章仅供学习交流使用,更多内容敬请关注
  • 标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