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5-06 10:22:45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投稿点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南海的争端和涛涛海水一样汹涌,以前有菲律宾船只赖在仁爱礁24年不走,如今又有美国频频充当搅屎棍,巴不得南海陷入战争,自己好收渔翁之利。
面对一系列可能到来的危机,我国除了据理力争,还坚持填海造陆,近段时间更是在干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让菲律宾等国着急忙慌。
这件事究竟是什么呢?
造礁为岛,捍卫主权中国和东南亚诸国在南海主权和海域疆界的争端,从上个世纪60-70年代就开始,一直持续到今天。
最严重时,是1982年。
当时,所谓《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颁布后,一些不怀好意的国家几次利用、曲解公约,将南海问题从周边扩展到世界。
此举增加了复杂性和困难度,致使南海至今都不太平。
每次事端降临,中国就会花费大量人力精力周旋应对,最危急的情况下,直接派出四大海军将领坐镇南海,要和美国殊死搏斗。
最终美国人顶不住压力溜走了。
如何才能釜底抽薪,根治本源,一劳永逸地解决南海问题,成为我国一直在思考的事。
2023年,人民海军官方公众号登出了一条消息,称南海永署礁已经有自然长出的植被。
原来,我国专门派遣一支由植物学家组成的科考队伍,登上永署礁,与守礁官兵环岛巡视,发现岛上有一块水域,里面生长着数百颗水芫花、海马齿苋。
专家们据此推测:永署礁的生态,已经接近于自然盐沼。
也就是说,从前的永署礁,只是一个师法自然而成的人工岛礁。
经过近十年的演变,那里已经彻底蜕变成“永暑岛”,初步具备了适宜人居的生活环境。
同时,整座岛的面积从0.7平方公里,扩充为0.9平方公里。
放眼整个南沙群岛,都是中国实际控制的、人工智造最成功的岛屿。
把礁扩展成岛,看起来不过是多了一些植被、多了一些面积,有什么意义?
实际上,这是中国为对抗《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做出的行动。
由于这个公约的不合理规定,导致了今日南海的诸多主权问题。
于是,中国抓住这条公约里的条款处理南海问题。
原来,公约里有条款指出:岛和礁法律定义完全不同。
岛上面有淡水、植被,可供人类久居。而礁没有淡水、生物,根本上不适于人居。
相应地,岛有领海、专属经济区。
礁只能确立主权,而其他权益的定义模糊不清。
故此,中国变礁为岛,按照国际通行的法则,就可以拥有永暑岛延伸12海里的领海,还有永暑岛周围两百海里的专属经济区。
此后,中国可以完全在规则的范围内,更多地开发南海资源,强化对南海海域的控制力。
其他国家要想染指南海,就必须修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只是这样做也会导致他们自己的专属经济区和领海范围缩水,甚至导致他们彼此之间的利益冲突。
更值得庆祝的是,中国在南沙的“超级基建”,远远不止一个永暑礁,比较出名的还有美济礁、渚碧礁等多处。
这些变礁为岛的工程,让不少国家属实“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改造仙宾礁,震动菲律宾中国的填海造陆计划,不满足于增加区区零点几平方公里的岛屿面积而已。
事实上,在南海造大岛的计划已经启动。
原来,早在2023年3月,菲律宾海军就发现:南沙海域,仙宾礁附近,有二十多条中国的船只长期驻留,还有大量的中国海警船,在仙宾礁附近长时间停泊。
仙宾礁本身没有什么资源,更不适合长期居住,唯一能让中国人长期停留的原因,大概率是中国人想把仙宾礁改造成岛。
这仙宾礁,位于南沙群岛美济岛东南方向约100公里左右,由30多个礁块组成。
其主礁长23公里、宽7公里,面积达到118平方公里。
那么大一块岛礁,如果改造成岛屿,中国能获得的领海和专属经济区面积会相当可观。
而且,岛上还有一个天然湖泊,为改造环境提供了极大便利。
事实上,一切的国际法律都有可能被篡改。
就算中国如今能依靠合法造岛捍卫南海主权,但说不定某天就有人会更改国际法,比如加一条“人工岛屿周围12海里不算为领海”的规定。
我们与其要求别国遵守国际法律,与其在别国违反国际规则时抗议、谴责,不如直接将军队开到岛上,直接用硬实力捍卫主权。
那么,只要仙宾礁被改造出适宜人居住的自然环境,中国军队就可以上去长久驻扎,建战斗机跑道、建雷达基站、修战壕壁垒,有必要时直接派一支导弹部队上去,威慑一切想来冒犯的敌人。
如今,中国的填海造陆技术,不比荷兰和日本差,经验非常丰富。
因此,改仙宾礁为仙宾岛,只是时间问题。
菲律宾当局慌了:因为中国的计划达成之日,这座人工岛不仅延伸了中国经济开发的空间,还为中国争取了更多法理支撑。
届时,要想染指中国在南海海域的主权就更难了。
其实,让菲律宾更不想看到的,并不是中国填海造岛这项行动。
事实上,一个比造岛还厉害、影响更深远,完全能够改变整个南海局势的工程,已经轰轰烈烈地在南海展开。
长期驻岛,能源为先如果您偶尔去某座人迹罕至的小岛旅行,赏海天椰景,看海岛生态,感受海的气息,那必然是一项浪漫非常的体验。
不过,对于长期驻扎、生活在岛屿上的人来说,那就是极大的遭罪。
毕竟,大部分海岛连最基本的淡水、通讯设施都没有,根本没法保证人的长久生存。
我们的人民子弟兵的确能吃苦、愿吃苦、敢吃苦不假,但这不代表可以直接派他们上岛遭罪,这样做既消耗战力,又没有意义。
如果要解决这些问题,常见的方法是建设海底电缆或海上线路,源源不断将物资送到岛上。
这种做法造价昂贵;向岛屿运货的船只一旦有事,就相当有可能成为敌人的海上活靶子。
而且一旦海风大浪袭来,就会严重干扰输送进度。
假如敌人将航路封锁,岛上的官兵就孤立无援了。
相比之下,最稳妥的方法就是立足于岛屿,依托岛屿本身的各种条件,自立根生。
比如:开发出一款新型的环保清洁能源,起码基本上能解决岛内生活需求。
南鲲下水,定居海盗其实,陆地上的风能、太阳能都存在一定的不规律性,而岛礁四周的波浪却基本每天都有。
如果能有一种波浪,将岛礁旁边的波浪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动能,就能兼顾成本的降低与效率的提升。
关于用海浪发电的技术,很早就有公司研究。
最初,是荷兰一家名叫AW-ENERGY的公司率先实现了技术突破。
2019年,世界上第一台达到商用标准的海浪发电机“波轮”顺利问世,发展至今,这项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并且日益普及世界。
在有些国家,这样技术已经聚合成产业,并且发电效率达到风能发电的七成左右。
我国历来注重新能源的开发,自然不愿意在海浪发电的技术浪潮中落伍。
于是抓紧时间攻坚克难,研制出自己的波浪发电装置。
这台专门为南海诸岛打造的神秘武器,就是大名鼎鼎的“南鲲号”。
它的出现一举将我国波浪能发电技术提升岛世界先进水平。
它问世后,很多人都对南海未来的电网建设充满信心,甚至憧憬那里会建设一片跨海电网,让中国灯火点亮祖国海疆。
事实果然没有让大家失望。
很快,在2023年1月,“南鲲号”就爆出了并网发电的消息,意味着它已经开始向南海诸多岛屿输送电能。
从“南鲲号”项目提出到成为现实,中国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
这标志着我国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绝对实力,也彰显了我国解决南海岛屿争端的坚定决心。
与此同时,我国在南海多个岛礁上,已经同步建设各种基础设施,可供驻守人长时间生活。
国家的意图相当明显:抢抓时间、赶紧建设,多管齐下,早一点在南海稳住中国力量。
假以时日,这些岛礁都具备足够的居住条件,又有舰队配合监测、巡航,实现补给的日常化和规范化,官兵住上去不成问题,居民也可以上岛定居。
到那时候,曾经其他国家趁中国岛屿上没人就赖着不走,趁海警船不在周围就乘虚而入的情况就不会再发生。
结语从前的中国,面对南海利益不得不以命相搏,用生命捍卫祖国的尊严和主权。
如今,中国各方面突飞猛进,可以用活各种手段保卫国土与利益。这对于每一个爱国者来说都是幸运。
相信,随着中国继续发展进步,未来中国一定有更多方法和手段,不战而屈人之兵。
参考文献
兰溪市人民政府《海上“巨型充电宝”成为中国南海的“定海神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