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4-15 11:37:24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投稿点击:
1988年我军实行新军衔制时,由于和1955—1965年首次军衔制时期所处历史环境不同,国防领导体制、军队体制编制有了较大的变化,高级将领的经历也有很大不同,因此新军衔制的衔级设置较为简化,规格也相对降低,不设大元帅、元帅、大将和大尉等衔,以一级上将封顶,将官设四级:一级上将、上将、中将、少将。中将为第三级军衔,由于一级上将未授,中将实际为第二级军衔。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
那么,什么人可以授中将呢?
根据1988年7月1日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新军衔制规定了军官职务等级编制军衔,其中,中将军衔相对应的军官职务等级为:
中央军委委员:上将—中将,基准军衔上将
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上将—中将,基准军衔上将
大军区正职:上将—少将,基准军衔中将
大军区副职:中将—大校,基准军衔中将
正军职:中将—大校,基准军衔少将
专业技术军官职务等级编制军衔: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中将—少校
也就是说,按1988年的军衔条例,从中央军委委员到正军职军官以及高级专业技术军官都有可能授中将,也有可能授上将、少将和其他军衔,这要看具体条件:职务、资历、业绩等等。
在实行新军衔制之前,1988年7月2日,中央军委颁发《关于评定授予现役军官军衔工作的指示》,对于评定授予军官军衔的范围、基本原则、方法步骤、时间安排和评衔标准等都作了具体规定。大军区副职以上军官的军衔评定,由中央军委掌握;正军职以下军官军衔评定,由军官所在单位的上一级党委掌握,并规定了评衔标准,其中:
正军职(含副兵团职)可评为中将、少将、大校。德才表现较好,抗日战争时期(含)以前入伍的副兵团职;解放战争时期入伍的副兵团职,历史上任职较高的,或任正军以上职务时间较长的,一般可评为中将。德才表现较好,抗日战争时期入伍,任正军职时间较长,工作实绩显著的,也可评为中将。其余一般可评为少将,个别的也可评为大校。
技术1、2、3级可评为中将、少将、大校。德才表现较好的,一般可评为少将;抗日战争时期(含)入伍,技术1、2级时间较长,有特殊贡献的,可评为中将。其余可评为大校。
(副军职和技术4级以下不能评中将,略)
但1988年实际授予的中将,绝大多数是大军区正、副职军官,只有极少数正军职被评为中将,而且必是抗日战争时期入伍、任正军职时间较长的。
1988年评定授予现役军官军衔的标准
关于1988年授予中将的人数,不同的资料中有几种说法,主要是145人、146人和147人,而《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汇编》(王健英编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版)为133人。据笔者所掌握的准确资料,1988年底,军队实有中将146人。
1988年9月16日,中央军委授予丁衡高等96人中将军衔,授予马辛春等19人海军中将军衔,授予于振武等31人空军中将军衔。
韩怀智中将 副总参谋长
徐惠滋中将 副总参谋长
韩怀智中将
贾朝群中将 总参三部部长
杨德中中将 中共中央办公厅第一副主任兼中央警卫局局长
刘 剀中将 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
李际均中将 中央军委办公厅副主任
王瑞林中将 中央军委主席办公室主任
张明远中将 军事教育学院政委
李 灿中将 军事教育学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周 村中将 陆军指挥学院院长
宋双来中将 陆军指挥学院政委
齐正钧中将 陆军指挥学院副院长
李 平中将 陆军指挥学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张少华中将 中央军委纪委常务副书记
张伯祥中将 中央军委纪委副书记
周克玉中将 总政治部副主任
梁秉治中将 总政治部直属工作部部长
刘安元中将 总后勤部政委
刘明璞中将 总后勤部副部长
张 彬中将 总后勤部副部长
李 伦中将 后勤学院院长
李平相中将 后勤学院副院长
张书坤中将 总后勤部武汉基地司令员
丁衡高中将 国防科工委主任
张 敏中将 国防科工委参谋长
叶正大中将 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
郑文翰中将 军事科学院院长
蒋顺学中将 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姜思毅中将 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徐芳春中将 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张 霖中将 国防大学副校长
钱抵千中将 国防大学副校长
袁 俊中将 国防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
陈 煐中将 国防大学副政委
周家鼎中将 国防大学纪委书记
徐钟祥中将 国防大学教育长
胡峨亭中将 国防大学政治部主任
黄玉章中将 国防大学科研部部长
刘精松中将 沈阳军区司令员
宋克达中将 沈阳军区政委
朱敦法中将 沈阳军区副司令员
李文卿中将 沈阳军区副政委
高 克中将 沈阳军区纪委书记
李海波中将 沈阳军区参谋长
向孝书中将 旅大警备区司令员
赵兴元中将 旅大警备区政委
周衣冰中将 北京军区司令员
李来柱中将 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李来柱中将
阎同茂中将 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
陈培民中将 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李进民中将 北京卫戍区政委
李九龙中将 济南军区司令员
宋清渭中将 济南军区政委
固 辉中将 济南军区副司令员
马伟志中将 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徐春阳中将 济南军区纪委书记
傅奎清中将 南京军区政委
郭 涛中将 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王成斌中将 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史玉孝中将 南京军区副政委
张 明中将 南京军区纪委书记
于永波中将 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
张万年中将 广州军区司令员
张仲先中将 广州军区政委
刘存智中将 广州军区副司令员
张序登中将 广州军区纪委书记
李希林中将 广州军区参谋长
刘智民中将 广州军区后勤部政委
王永宁中将 桂林陆军学院政委
傅全有中将 成都军区司令员
张太恒中将 成都军区副司令员
马秉臣中将 成都军区副司令员
李 硕中将 成都军区纪委书记
赵 坤中将 云南省军区政委
白 泉中将 昆明陆军学院院长
赵先顺中将 兰州军区司令员
李宣化中将 兰州军区政委
董占林中将 兰州军区副司令员
刘新增中将 兰州军区副政委
裴九洲中将 兰州军区纪委书记
郭辅周中将 兰州军区参谋长
高焕昌中将 新疆军区司令员
唐广才中将 新疆军区政委
李正忠中将 新疆军区副司令员
张德福中将 新疆军区副司令员
王 克中将 新疆军区副司令员
段曙光中将 新疆军区副政委
马米托夫·吐尔逊中将 新疆军区纪委书记
刘学基中将 宁夏军区司令员
张连忠海军中将 海军司令员
张序三海军中将 海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李 景海军中将 海军副司令员兼航空兵司令员
邢永宁海军中将 海军副司令员
陈明山海军中将 海军副司令员
魏金山海军中将 海军副政治委员
刘友法海军中将 海军纪委书记
佟国荣海军中将 海军政治部主任
马辛春海军中将 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兼海军北海舰队司令员
马辛春海军中将
李世田海军中将 海军北海舰队政委
朱洪喜海军中将 海军北海舰队副司令员
聂奎聚海军中将 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海军东海舰队司令员
张文华海军中将 海军东海舰队政委
韩 增海军中将 东海舰队纪委书记
高振家海军中将 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兼海军南海舰队司令员
张海云海军中将 海军南海舰队政委
曲振侔海军中将 南海舰队副司令员
田震环海军中将 海军指挥院院长
徐世平海军中将 海军指挥学院副院长
朱 光空军中将 空军政治委员
于振武空军中将 空军副司令员
刘志田空军中将 空军副司令员
李永泰空军中将 空军副司令员
林 虎空军中将 空军副司令员
空军战斗英雄林虎中将
许乐夫空军中将 空军副政委兼空军纪委书记
高兴民空军中将 空军副政委
曹双明空军中将 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兼沈阳军区空军司令员
刘存信空军中将 沈阳军区空军政委
江 震空军中将 沈阳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刘玉堤空军中将 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
战斗英雄刘玉堤空军中将当飞行员时的英姿
耀 先空军中将 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褚福田空军中将 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孙景华空军中将 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兰州军区空军司令员
杨永斌空军中将 兰州军区空军政委
常 裕空军中将 兰州军区空军副政委
林基贵空军中将 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兼济南军区空军司令员
刘焕岐空军中将 济南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曾幼诚空军中将 济南军区空军纪委书记
姜玉田空军中将 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
赵 昭空军中将 南京军区空军政委
杜玉福空军中将 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苑国辉空军中将 南京军区空军纪委书记
刘鹤翘空军中将 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广州军区空军司令员
张振先空军中将 广州军区空军政委
鲁玉昆空军中将 广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武长友空军中将 广州军区空军纪委书记
侯书军空军中将 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兼成都军区空军司令员
熊子丹空军中将 成都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辛 明空军中将 空军指挥学院政委
吴 瑕空军中将 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
李旭阁中将 第二炮兵司令员
刘立封中将 第二炮兵政治委员
郑 惕中将 第二炮兵副司令员
史克信中将 第二炮兵副政委兼纪委书记
阴法唐中将 第二炮兵副政委
钱 贵中将 第二炮兵参谋长
齐仲亨中将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政委
至于147人说,是把武警司令员李连秀算上了,但是武警部队是1989年1月正式实行警衔制度的,李连秀的武警中将也是1989年1月授予的,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李连秀武警中将警衔、张秀夫等二十九人武警少将警衔命令》(国发〔1989〕7号),签发命令的时间是1989年1月21日。
李连秀武警中将
另外,读者可能注意到,1988年中将名单里大军区正职军官有20余人,有副总长、总政副主任,有军兵种、大军区主官。这是因为当时编制军衔规定大军区正职基准军衔为中将,最低军衔仅为少将,因此1988年授衔后多数大军区正职军官被授予中将,并且竟然有数位大军区正职只授予少将。与外军同级军官相比,我军高级军官职务编制军衔明显偏低。如前苏军的军区司令编制军衔为元帅、大将、上将;美军的战区司令全部为上将。而我军1988年授衔时7个大军区的司令员和政治委员14人,只有3个上将,其余11人均为中将。
新军衔制陆军中将常服肩章(将官肩章1988年无松枝叶,1990年以后加缀松枝叶)
新军衔制实行后经过几年的实践,1994年5月,考虑到正大军区职军官(1994年将大军区正职称谓改为正大军区职)或是承担总部领导职责,或是负责一个军种、兵种或战区的全面工作,岗位重要,军衔过低不便于对部队的指挥和管理,且与外军战区级军官的军衔应基本对应,因此,适当调整了正大军区以上职务的编制军衔,提高了下限:将中央军委委员和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编制军衔上将—中将,基准军衔上将,改为上将(一职一衔);将正大军区职务编制军衔上将—少将,基准军衔中将,改为上将、中将,主要军衔为上将。
这次调整编制军衔后不久,即有19名大军区正职军官晋升上将军衔。
1994年5月14日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