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1-11 11:11:34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投稿点击: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2021年8月、2022年5月、2024年1月,黄河在近几年来变绿的频次逐渐增加。
作为世界含沙量第一的河流,黄河水变绿的奇观引来了世界人民的关注,为了亲眼见证这一奇观,壶口瀑布的预约量爆炸式增长,观水位一票难求。
黄河变绿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黄河水为什么会变绿?中国治理黄河做出了哪些努力?
“黄河斗水,泥居七斗”
黄河水之所以黄,是因为泥沙含量高,反之可得,黄河水之所以会变绿,不仅是因为河水含沙量减少了,还有其他更加神秘的原因。
您先别急,想要知道黄河水为什么变绿,首先要了解的就是黄河水为什么是黄色的。
作为中国第二河流,黄河靠着先天优势,源自青藏高原,途径青海、内蒙古、陕西、山东等9省,自上而下横跨三级阶梯,形成湍急的水流、丰富的水能,强而有力的黄河水不断冲刷周围岩壁土地,将泥沙裹入河水之中,最终导致黄河水泥沙含量居高不下。
下表为中国河流泥沙公报统计制成,由表我们可以看出,早年间黄河年平均泥沙含量是中国其他主要河流年平均泥沙含量之和的1.5倍,这时候的黄河想不黄都难啊。
到了近十年,黄河泥沙含量显著下降,仅有过去的1/5,几乎与长江含沙量保持在同一水准上,含沙量的急剧下降为近期黄河水频繁变绿打下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有了基础,还需要诱因。
我们都知道,野外生产饮用水的第一步是沉淀,沉淀过后的液体上半部分会格外的清澈透亮,黄河也是如此。
黄河的沉淀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自然原因,一个是人为原因。
河流可以大致分为汛期平期和枯水期三个阶段个状态,汛期水满盈溢,枯水期水流平稳安和。
在汛期时,以壶口瀑布为例,在汛期瀑布流量最高超过了每秒27立方米,平期每秒也有17立方米,而枯水期则就只剩下每秒8立方米。
汛期和枯水期壶口瀑布的对比
出现绿涛黄河水时,基本都处于河流的平期和枯水期,枯水期气候炎热降水减少,水量少了水能就会减弱,冲刷泥沙的能力随之减少,所有携带的泥沙含量就会减少,加之枯水期的水流平稳,泥沙向下沉淀,我们肉眼可以观测到的河水自然更加清澈。
这是黄河变清的自然原因,人为原因与其类似,只不过让黄河水安静下来的,从自然气候变成了人类的需求。
黄河作为我国的第二长河,是北方生活、经济用水的重要保障,每年年中恰逢降水减少,但农业种植活动旺盛,进的少出的多,这是人为造成的黄河水变缓的原因之一。
还有就是我国每年会对黄河有针对性的调沙治水的政策,为了保障居民生活用水,也为了冲沙,万家寨水库每年年中也会进行蓄水,这也是人为导致的黄河水流变缓变清的原因。
泥沙含量减少、降水量减少、用水量增加、水坝调控,多重原因导致了黄河水从粗犷的大男孩变成了安静的小姑娘,河水自然而然也就变清了。
黄河水变清是因,而水变绿才是最终的果。
正因为黄河水变清,水体透明度增加,阳光能照射的水体深度增加,再加上气温适宜,黄河水体中的藻类大面积繁殖,最终形成了大家口中的绿涛。
有人说,黄河水变绿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因为水体富营养化才会导致藻类疯狂生长。
时刻保持忧患意识是好的,不过这次属实是有点多虑了。
水体富营养化是因为水体氮磷含量过高,单一生物的疯狂生长导致水体的生态平衡失衡,但黄河水变绿只是一个短暂的自然现象,长则20多天,短则半个月,在降水量和水坝开闸之后,黄河依旧会变回原来的样子,谈何失衡呢?
同时,水体变绿,对于黄河流域的鱼类来说,是天大的好事,水下植物增多,水体含氧量就会增加,含氧量的增加不仅有利于鱼类的繁衍,小型的虾和浮游生物也会增加,鱼的口粮也就增多了。
黄河鲶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发布的黄河流域水质的调查报告显示,黄河干流水质首次达到二类水水质,优良水质的比例上涨5%,一级至三级水质面积增加了2.3%。
也就是说,黄河水质不仅没有变差,反而在逐渐变好。
黄河水频繁变绿,只不过是几代人几十年努力的一个小小缩影罢了,为了治理黄河,中国人民付出了无数的汗水与心血。
“百年一改道,三年两决口”
说的就是黄河给沿岸居民带来的伤害,由于泥沙含量过大,黄河成为了臭名昭著的地上河,只要汛期来临,河堤就面临着决堤的风险,根据史料记载,从古至今,黄河可查的决堤事故就发生了1590次,经历了26次改道,发生过5次特大洪水灾难,那时候的黄河,成为了人民心中的魔鬼河。
不断加高的河床使得支流难以汇入,黄河下游曾一度断流,居民生活用水难以保障。
为了将母亲河的名声还给黄河,我国政府开始了一系列的调控手段。
首先便是退耕还林。
减少水土流失,一方面要从黄河下手,另一方面也要从岸边下手,居民毫无章法的开垦山林导致土地稳定性变差,这些原本属于森林草地的土地,就要从居民的手中归还于自然。
其次,便是大兴水利设施。
小浪底水电站
除了前文提及的万家寨水坝之外,黄河流域著名的水利工程还有三门峡、李峡、小浪底总计12座主要水电站进行调沙控水,安抚黄河。
1957年4月13日,三门峡水电站正式动工,到21年12月31日小浪底水电站正式投入使用,国人对于黄河的治理不仅44年,也不会止步于44年。
三门峡水电站
最后,便是提高沿岸居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黄河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渔民过度捕捞,导致流域内很多鱼种一鱼难求,河水水质的不断改善让鱼群得以喘息,更重要的是,渔民对于合理捕捞有了概念,黄河流域的鱼群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的恢复当中。
黄河的变化是一个奇迹,但是一个远没有结束的奇迹,我相信,山青水绿,鱼跃民乐的安泰场景,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黄河最贴切的形容词。
信息来源
《黄河壶口瀑布水质变清 专家:冬季上游来水少和植被覆盖率提高所致》新浪新闻中心
《黄河壶口瀑布现“绿水青山”景观》新华网
《黄河不黄了?是真的》中国国家地理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 | 黄河干流首次达到Ⅱ类水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