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5-05 12:21:11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投稿点击:
本报讯(西海全媒体记者 赵俊杰)记者从省林业和草原局了解到,2022年—2023年调查期间,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北京大学和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科研团队野外布设红外相机405台次,在所有可能分布区记录到1032次金钱豹的独立探测,共收集到155个金钱豹分布位点,结果显示,在青海省金钱豹专项调查的区域内,金钱豹的分布密度约为0.25只/100平方公里,模型显示全省金钱豹种群数量至少有32只。
金钱豹,是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易危(VU)。它们分布广泛,作为顶级捕食者通过营养级联作用调控着有蹄类种群和植被,是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重要反映。此次调查得知,青海省内金钱豹潜在适宜栖息地面积约为1.03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玉树藏族自治州的囊谦县、玉树市和杂多县,果洛藏族自治州东南部的班玛县等区域也有少量分布。
考虑到金钱豹的活动能力以及青海省整体的森林面积和质量,金钱豹在青海的实际分布范围可能要高于此次分析评估的结果。种群数量和密度估计基于2023年冬季153个红外相机位点的数据,并结合空间标记重捕模型分析。作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金钱豹在青海省系边缘分布,但仍调查到数量可观的活跃种群,且调查过程中多次记录到金钱豹携带幼崽的活动影像,表明玉树、果洛该区域种群有较为健康的繁殖动态。
本次调查是我省首次开展金钱豹专项调查,也是目前国内首次公布省域金钱豹调查结果,为我省金钱豹种群的监测和保护提供了本底数据。今后,青海省将进一步加大与科研机构的合作,设定统一调查方法,建立长期监测网络,实现对青海省分布的金钱豹种群的动态监测,以期全面推动金钱豹及其栖息地的保护研究工作。同时,持续监测和保护也有助于支持金钱豹种群的恢复和扩散,以实现区域乃至全国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