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4-17 11:02:52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投稿点击:
药娘
未成年人通过非正规渠道获取雌激素/抗雄激素(如补佳乐、螺内酯),试图改变生理特征的行为。通过服用激素来抑制雄性特征,促进女性化改变。
许多药娘因医疗资源匮乏、社会压力或经济原因,选择自行购买药物,剂量和用药方案缺乏科学指导,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身体损伤。自行用药可能导致肝功能损伤、血栓风险增加、骨质疏松等健康问题。
伪娘
“伪娘”是一个源自东亚流行文化(尤其是日本ACG亚文化)的术语,通常指生理性别为男性、但通过化妆、服饰、行为等方式呈现女性化形象的人。与“药娘”不同,“伪娘”并不一定涉及性别认同的转变或医学干预,更多是一种性别表达或角色扮演行为,常见于二次元文化、Cosplay、变装表演等领域。
传统性别观念下,伪娘可能被贴上“变态”等污名化标签,尤其在非亚文化群体中易引发争议。部分人将伪娘与同性恋、跨性别者混为一谈,加剧对性少数群体的刻板印象。伪娘群体可能是纯粹出于对女性服饰、妆容的审美喜好,或追求角色扮演的乐趣(如Cosplay特定动漫角色)。还有在网络时代,女装男性的“反差萌”易吸引关注,部分人将其作为职业或副业(如直播打赏、广告代言)。
兽装/furry文化
Furry,字面意思是穿戴毛皮的,毛茸茸的。在亚文化层面,Furry特指拟人化动物¹,同时也代指兽迷,Furry形成了独特的兽文化,将动物拟人化的创作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并有较长的历史渊源,这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艺术方式的体现。
在该群体中低龄化严重,一些事情的处理上,小孩子不懂事,不知道该如何解决,也不懂有些事情的分寸,关键是很多小孩心理承受能力差,容易出现一些出格的举动。性少数群体比例高,部分社群将拟人化动物角色与性暗示内容结合。
"语C/角色扮演"
文字角色扮演游戏中出现性虐待、药物滥用等情节,文字游戏一开始只是一群爱好者,在网上玩一些文字剧情游戏,类似于线下的剧本,不过是文字版,本身这游戏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只不过参与的人越来越多,游戏的本质也开始变味了,有些不怀好意的人开始将这种游戏变成成人剧情游戏,并且扩展到互相发送图片盈利,甚至发展到线下。
Ts(Trans Sexual)
心理是女人但是身体却是男人的人。对自己的性别不认同,甚至是想要改变自己性别的人。渴望以与自己的指派性别(或称生理性别)不同的另一种性别生活并为人所接受的心理现象。易性症者通常对自己的指派性别感到不适或不恰当,希望接受手术和跨性别激素治疗,以使自己的身体尽可能与自己的性别认同一致
举牌
一个不算新的“词语”又一次出现到了我们的眼前,举牌最早出现在“二次元”圈子里,在漫展上能够看到有人拿着牌子写着自己喜欢的角色的信息和名字。后来举牌活动在短视频平台火了,大家都会在牌子上写上祝福语。
本来这一行为是蛮有正能量的,但仍然出现了很多心怀鬼胎的人,从而这个开始发展出了很多黑色产业,花钱就让人穿指定的衣服、指定内容的板子和指定的姿势。
举牌者一般穿着暴露可爱的服装,在网络上吸引买家,根据买家的需求,拍摄各种各样的图片或视频,还有代理负责引流宣传,售卖举牌者的视频、图片。最少3块,他们就能要求举牌者在身体部位,要么写上自己的名字,要么写上其他污言秽语。升级到三四百块,就可以定制隐私部位的专属视频或服务。
结语
我们尊重每个人的性取向或是兴趣,但前提是不会造成不良影响的前提下,尤其是未成年人在他们心智未发育完全的阶段,更容易受到新鲜事物的影响,也更容易被别人诱导到不归之路,更要谨防有心之人用这些爱好来诱骗未成年人成为他们敛财的工具,损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从而造成一辈子的阴影。
在这种金额不等的交易中,有人出卖身体,有人出卖灵魂,又有一双大手操纵着这一切,但宁人害怕的是,这双打手已经开始伸向未成年人,它在不知不觉中在蚕食着未成年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