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猫社

为用户提供最新信息
分享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
橘猫社一个二次元coser图片合集分享网站

“内圣外王”原来是庄子提出的,看看庄子的“内圣外王”

更新时间:2025-03-06 09:36:55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投稿点击:



庄子是战国中期哲学家,他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

庄子很有思想和才华,当时的楚威王很欣赏庄子,仰慕他的才学,想请他来辅佐朝政,于是就多次派使者来请他,结果都遭到庄子的拒绝。

“曳尾涂中”的故事

一次,庄子正在濮河上钓鱼,楚王又派两位大夫来请他去做官,他们对庄子说:“大王想将国内的事务劳累您啊!”庄子拿着鱼竿头也没回,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已经死去三千年了,楚王却把它用锦缎包好装在匣子里,藏在庙堂之上贡起来。作为一只龟,是死了留下尸骨让人贡奉好呢,还是活着拖着尾巴在泥沼中爬行好呢?”两个大夫说:“还是活着好啊。”于是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使者无言以对,就离开了。

这就是著名的“曳尾涂中”的故事。

庄子的“内圣外王”

读过这个故事,我一直认为庄子是一个“内圣外不王”的人,有“内圣”之心,无“外王”之意,与儒家追求的“内圣外王”思想完全不同。

直到我查阅了相关资料,才知“内圣外王”竟然是出自庄子的《庄子·天下》篇,是庄子提出的。

庄子的“内圣”是独与天地相往来的逍遥游境界;庄子的“外王”是万物一齐,融入万物,与万物和谐相处的境界。内圣即“适己性”,外王即“与物化”。

显然庄子提倡的“内圣外王”与儒家提倡的“内圣外王”思想有很大的区别。

而儒家的“内圣外王”是道德和事功都做到极致的人,也就是说向内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向外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以庄子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来看,庄子才是内圣外王的典范。

庄子“鼓盆而歌”的故事就是“外王”最好的诠释。

庄子的妻子患病先于庄子去世了。庄子的好友惠子,第一时间赶到庄子家吊唁,希望能够安慰一下庄子。

可是,当惠子见到庄子的时候,庄子居然叉着脚坐着,还敲着盆子唱着歌,脸上完全没有什么悲伤的表情。

见到惠子来了,庄子并没有起来迎接,只是继续鼓盆唱歌。

惠子见庄子如此无情,很不高兴,说道:“你的妻子和你一起生活了一辈子,生养孩子,操劳一生,她如今死了,你不仅不哭,怎么还敲着盆唱歌呢?”

庄子说:“妻子刚死的时候,我也是非常难过的,但是后来一想,她原本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的,是虚无的,是气负阴抱阳而形成了一个生命,现在不过是气和形发生了变化,她重归于虚无,归于自然。生死不过是存在状态的不同而已,她又回归自然,以另一种状态存在。现在她终于摆脱了辛劳忧烦,这不一定是坏事啊。”

庄子认为万物一齐,万物一物,天地人是合一的,融为一体,最后都回归自然,回归寂灭。生命从自然中来,又回归到自然中去,这就是“外王”。

庄子的“内圣外王”与儒家的“内圣外王” 相比较,显然庄子的“内圣外王”又是另一重境界!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内圣外王”原来是庄子提出的,看看庄子的“内圣外王””全部内容,文章仅供学习交流使用,更多内容敬请关注
  • 标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