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1-18 10:58:35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投稿点击:
大家好,我是雅宁!
今天与大家分享一篇我女儿百首诗词中她最喜欢的一首诗《夏日绝句》,她说之所以喜欢这首诗,是因为作者是一位少见的古代女作家。——李清照
说起作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大家都会认为这是一个纤弱无骨、人似黄花、温柔婉转的女子。但是呢,并不完全是这样的, 她也可以壮怀激烈,正气凛然。
这是李清照最“绕指缠心,力透人胸,凄切入骨,慷慨雄健,指人脊骨”的一首刺耳诗,而且这也是一首另很多男人无地自容的诗。(竟出自一个纤弱无骨之手,娇柔无力之躯的女性) 我们都知道,看李清照的一生要分为两度,也就是南渡前和南渡后,而这首诗也正是南渡之后写下来的。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入侵中原,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南逃。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后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
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失望。(因为在这之前,丈夫在自己心中的形象,可以说是温文尔雅,但是如今却发现这个男人骨子里的一种懦弱胆小)和当时国家统治者的腐败无能。
所以,在她和丈夫赵明诚坐船途径建有西楚霸王的和洲乌江县时,触景生情。在这样的背景下,便写下了这首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千古诗篇《夏日绝句》。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绕指缠心,凄切入骨,细腻感人无以复加。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但当时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
而自己一直崇拜深爱的丈夫也当了逃兵,这种不负责任的表现,胆小懦弱的无能。李清照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手下都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
李清照借古讽今,正气凛然。认为像项羽这样,即使有退路,但是宁愿自刎而死,也不愿苟且偷生的,才是真正的英雄。 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项羽,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七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所托,以死相报, 具有一种“士可杀不可辱”令人敬佩的精神。而当了逃兵,就是一种胆小懦弱无能的表现,讽刺当时统治者的同时也在婉责自己的丈夫。所以,当赵明诚看到这首诗的时候,也是感觉非常的羞愧。
其实李清照这个观点放在我们现在也是非常适用的,我觉得作为一个男人就应当有“顶天立地”的担当。要能够知进退,负责任,而不是说一遇到事就选择撒手不管。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比如说一个男人在工作或生活当中,遇到了一些棘手或是很难处理的事,选择的不是 迎刃而上积极解决。第一反应而是逃避、不理不睬、若无其事,这就是一种非常没担当不负责任的表现。
不知道大家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男人呢?或是说当事情摆在你面前时你是不是这样呢?或是如何抉择呢?欢迎大家讨论分享,我们下一期再见!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