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1-15 11:18:46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投稿点击:
依据纪录片内容及自己理解进行梳理、整理记录;并非纪录片之全部,亦非讲解文字转录。如需转载,烦请注明;图片来自网络及本片截图。
我们仰望苍穹,天空有飞行的生灵;
我们俯视大地,千百万种生物住在高山草原丛林大漠中;
我们潜入水中,江河湖海别有洞天;
还有什么角落是我们没有探索过?——洞穴。
千百万年暗无天日的黑暗、潮湿,给了所有洞穴一抹神秘的底色。无论怎样的环境,都会有生物如精灵般的生活下来。
本集的制作者和解说者,用了许多静默的镜头,词穷的一直提到:惊叹,意想不到,惊人……
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面前,在许多先于人类存在几百万年的生物面前,人类的语言是苍白的,人类的眼睛是目不暇接的,人类本身是渺小到微不足道的。
洞穴——地下世界,因为石灰岩而成为可能。石灰岩由海洋贝类和珊瑚中的矿物沉积而成,它覆盖了地球表面近10%的面积。矗立在海平面几百米之上的嶙峋峭壁实际是在海底形成。
--------------------------------------------------------------------------------
墨西哥境内的燕子洞——世界上目前最大的洞穴。它4米深,足可以将整座帝国大厦装入其中。
洞穴萤火虫
走进墨西哥的燕子洞,漆黑的洞里闪着星星点点幽幽蓝光。这是洞穴里的萤火虫尾部腔囊中的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这些光差不多可以照亮它的背部,昆虫们经不住光源的吸引,总会向光而来。只有光,可不足以让它们生存下来。它们还有另一项武器——粘液丝。这些粘液丝从萤火虫的腺体里分泌而出,每一只萤火虫会吐出数十根这样的丝,它就悬挂在自己制造的粘液吊床上,象垂钓高手般静等着闯入“盘丝”的虫儿们。若黏住绝无逃脱可能,仅需萤火虫收线,便可以慢慢享受活生生的美食了。
--------------------------------------------------------------------------------
婆罗洲洞穴规模名列前茅,且还在不断扩大。洞穴的形成是雨水与石灰岩的杰作。雨水流过石灰岩的河川,常常整条河流都会消失,因为水流遇到坚硬的石灰岩床会改变流动的方向。
一部分雨水冲刷着石灰岩,含有石灰岩的水一路来到了洞穴里,遇到这里有空气,沉淀出方解石。方解石不断的堆积,从洞顶垂下的叫钟乳石;滴到洞底积起的叫石笋;经年累月有的钟乳石与石笋相遇,便形成了石柱。
一部分雨水成为河水流经地表时,吸收了土壤里的二氧化碳,它“酸”了!经过几百万年弱酸河水侵蚀,这些石灰岩形成如迷宫盘的溶洞与隧道,绵延好几公里。
婆罗洲最著名的洞穴莫过于鹿洞。规模宏大,这里有世上最大的地下河通道,大到可以通过一架喷气式飞机。
蝙蝠、蟑螂、蜈蚣与螃蟹
有山洞,就必然会有蝙蝠。这里的蝙蝠叫皱唇犬吻蝠。约3万只。它们住在岩壁与岩顶。它们的粪便堆成了1多米高的小丘,人类管它叫粪丘(挺没创意的名字)。粪丘提供着蟑螂们所需的能量,在没有植物的情况下,蝙蝠的便便就是这些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链的一环。在粪丘上度过一生的蟑螂是洞穴里蜈蚣的粮食。这里的蜈蚣可以长到20多厘米的长度。
与蟑螂分享粪丘的,还有生长在这里的螃蟹。它们全都是依赖蝙蝠外出觅食后的消化残渣过生活。
每天洞里的蝙蝠都会离开洞穴2小时,去外面的世界转一转。它们保持着面包圈一样的队形,捕捉果腹的昆虫。它们也须提防成为别人的食物。面包圈圈的队形常常会把棕腹隼雕弄的晕头转向,但它们的劲敌可不止一种飞鸟,游隼和食蝠鸢——鸟世界中的喷气式战斗机也加入了捕食它们的行列。别脱离蝙蝠群,别作显眼包,离群的显眼包会有生命危险,可能再也回不了家。
天要黑了,给鸟儿们的时间不多,食蝠鸢边飞边吞下猎物,在吞下食物后并没有偃旗息鼓,而是继续捕食。
绝大多数的蝙蝠们安全的回到了家中。别以为这样就安全了。洞穴中也有以它们为食的动物——蛇。蛇在黑暗中看不到,甚至也听不到,它们靠着头部热度感受器感受到蝙蝠飞过时散发的温度,这些热度给了蛇瞄准的方向。
洞穴金丝燕
燕子洞白天值班的居民是洞穴金丝燕。它们和蝙蝠一样是通过回声导航。它们通过回声能准确的找到自己只有几厘米的巢穴。这些巢穴完全用唾液筑成,一只完好的巢穴,大约需要30天的时间才能筑成。
5年来,一直有人类为了丰厚的回报,冒着生命的危险在没有任何安全装置的情况下,利用藤梯爬上洞顶60多米高的地方偷取洞穴金丝燕纯白的燕窝。这些燕窝可谓1克千金(一克燕窝的价值堪比白银)。
--------------------------------------------------------------------------------
泰国有这个世界上最奇特的穴居动物。
洞穴天使鱼只生活在岩洞瀑布中,用鱼鳍上的小钩子抓住岩壁,在激流中以细菌为食;野生童态河溪螈的数量不到1只;腮盲螈通过在皮肤上的感受器探测猎物,外腮能让它呼吸到水中极少的氧气;这里的螃蟹是白色的为了生存,对能入口的东西总是来者不拒;蝾螈宁可好几个月饿着肚子也不愿放弃这里的家园。
--------------------------------------------------------------------------------
维拉鲁兹岩洞也在墨西哥境内。这里是对人类和绝大多数的生物危险的地带。这里的水是硫酸水,呈现白色,它是由地下几千米的深处的硫化氢气体不断从蕴藏在地壳下的石油中冒出,与水中的氧气发生化合反应形成硫酸而成。
这些硫酸水让钟乳石象鼻涕一样,会灼伤皮肤。鼻涕样的粘液里有大量的细菌群,每天它们可以长长1厘米。这些“鼻涕”里的细菌位置这里食物链的最底层,它们养活着摇蚊幼虫。(上一期,我们在淡水中见过摇蚊的幼虫)
--------------------------------------------------------------------------------
北美卡尔斯巴德溶洞,几千年来几乎没有发生过什么改变。自冰河时期,一直与界隔绝。这些洪水淹没的洞穴支撑起世界的最伟大文明之一的玛雅文明。
玛雅文明在墨西哥龙卡坦半岛上。这个岛没有河流,没有湖泊,甚至没有小溪。玛雅人唯一的露天淡水水源就是这些被淹没的溶洞形成的天然井。这些淡水井,没有阳光的照拂,却是尤卡塔半岛上的树木的生命之泉。这些热带树木的根系穿透石灰岩的缝隙伸向溶洞里的水中,才得以如此繁茂。
卡坦半岛上的水下洞穴目前探索过的约5多公里长,但没有人知道其确切长度。探险着携带着轴线测绘出世界上最大的水下洞穴约160公里长。
水下洞穴的水最终是要流向大海的,因此这里有淡水和海水的交汇处。淡水在上海水在下,咸水层虽然氧含量极低,但也有象浆足虫这样的甲壳类动物自如地过了几亿年。它们是这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甲壳类动物。
--------------------------------------------------------------------------------
淡水溶解石灰岩,在地下打出形态各异的溶洞;海水用机械的力量冲击出海洋洞穴。新西兰普尔奈群岛嶙峋的岩层中就有许多这样的洞穴。这里是鱼类的天然庇护所。比如大群雀鲷,海上蝙蝠大眼鲷……
--------------------------------------------------------------------------------
1986年,在美国的一片荒凉起伏的坡下,探险者发现了世界上最长最深的洞穴,他们给这个洞穴起名为:裂楚基耶洞。这个洞里唯一的水来自于一些静止清澈的水池。探险者测绘出其中约2公里的通道 。这个洞里有着迄今为止最精美的地下构造,岩壁上覆盖着精美易碎的由石膏组成的水晶,这些水晶构造还绵延数千公里。这个洞并非水流而成,而是由硫酸凿穿数千米长的石灰岩留下了石膏,造就此洞。洞中满是水晶,其中有个厅洞,我们叫它为:枝形吊灯舞厅。这里的水晶石竟长达6米。
这么让人瞠目的别有洞天中,依旧存在着不需要太阳的能量靠岩石本身生存的生物。也许它们是我们生命最终的状态?
人类在空间上向外探索至太空,向内探索地下洞穴,谁知道我们的地球深处还藏着多少列楚基耶洞穴,等着被我们发现。仅希望我们的发现,不要过度打扰那里的居民。均为生命, 我们该尊重每一种生命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