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元网

为用户提供最新信息
分享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
壹元网为用户提供最新信息,分享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

高适为什么救李白(揭秘高适见死不救原因)

更新时间:2023-10-20 12:14:21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投稿点击:

程公公: “既然高中丞与李白是知己,为何5年前,高中丞置李白于死地呢?”,高适:“因为他想杀我。”

“哦”,只见程公公眼神由犀利渐变不信,盯着高适,手中的龙斗杖安如磐石。

高适怎么没想到,眼前凌气逼人的程公公,圣上遣他来,竟然不是为了吐蕃军事而来。

军营帐外,白雪皑皑,寒风凛冽,让人疹得慌,就犹如圣上杀伐果断般,一继位就把李林甫(辅国)和元载(丞相)等大臣处决。

高适感觉恍如隔世,心情感慨给程公公徐徐道来他与李白当年的故事。

郭子仪为什么救李白(《长安三万里》:好友李白即将要被唐肃宗处死,高适却见死不救?)(图1)

01 少年相识

高适与李白在洞庭湖畔上相识,那时高适二十岁,为父守孝后的他决定前往长安,直叩天门。

行至洞庭湖畔时,高适无故引来一位小生向他杀来。

“你这贼身手不错嘛”李白道,高适愣了一下,回“贼?方才是有两个贼从我身边路过。”

李白发现误会,便借乘高适的马追了上去,又与那贼人厮杀起来。

突然,有一贼人向李白袭击,贼人一刀准备砍向他时,高适远远向贼人投枪,一发破的。

高适救下了李白,李白却大笑了起来,起身直夸高适并作揖叩谢他的相救,高适愣了,一本正经的用当朝律令回答“不用谢”的意思。

李白不禁调侃高适律令背得挺熟,年轻规矩也多。

高适幼时不是习枪练箭的路上,就是勤练笔的路上,从小到大没见过像李白这么洒脱的一个人,面对李白同去黄鹤楼的邀请,他自然不作拒绝。

一路上,两人并肩同行,同吃同住,你教我枪法,我教你相扑,不分日夜,感情越发深厚。

郭子仪为什么救李白(《长安三万里》:好友李白即将要被唐肃宗处死,高适却见死不救?)(图2)

02 壮年不得志

江夏.郡守府上,二十岁的李白向郡守李邕呈递大鹏赋,期盼得到他的举荐,报效国门,谁料吃了一鼻子灰,还被骂贱民。

在唐朝,商人的地位很低,无法走科考之路,想考功名的另一捷径就是当朝五级官员可以举荐人才。

作为商人之子的李白,科考不成,只能走捷径,但从老家一路拜访大人物下来,却没人识货,报国无门。

后来李白决定下扬州游历,他写的诗,内涵得到大大提升,广为流传,名气大涨。

在此期间,他还与好友吴筠寻仙问题。仙道没寻到,倒是引起了圣上对他的兴趣,在玉真公主的引荐下,他入职翰林院。

他的工作就是每天给皇帝写诗助兴,起初很受圣上的赏识。李林甫忌惮他,时常在圣上面前编排他,久而久之,皇帝对李白有了不满。

一次,李白醉酒给杨贵妃题诗,贵妃不满,觉得李白在骂她,对李白有了偏见,杨国忠也跟着贵妃不喜他。

年近过半的李白受不了这等气,也觉得这活干得没意思,便辞官,前往济南皈依道门,邀高适、杜甫护持。

李白攀贵不成,就这样修仙去了。

相比李白职场不得志来讲,高适要可怜多,壮年压根都不得志。

高适空有一身好武艺,文化课跟不上,无法走通科考之路,只能自降身份,变成戏子,在舞台上用力耍枪,讨好玉真公主,让她举荐。

玉真公主与圣上唐玄宗关系好,有她的举荐,圣上必对自己青眼有加。

可事与愿违,高适并没有得到玉真公主的赏识,玉真公主觉得高家枪暴力,高适感到失落,自叹“高家枪为何不做讨女孩喜欢的招式”。

此时的长安,李白的诗却广为流传。高适听后感慨一番,决定回乡深造。数年后,他去了边塞·蓟州投军,做了马队,奉命侦查契丹主力。

一次侦查行动,高适带的小队被契丹设计,受困火灾,只能逃回驻扎点,回到时却发现兄弟们全覆没,自己也被契丹追杀。

他们按命令退回营地,却发现营地里,将军张守珪账下歌舞升平,他心灰意冷,决定离开回乡。

十年后,他接到李白来信,让他速往长安,替他谋官职。

当他在延寿坊寻到李白时,李白已是一副醉醺醺的样子。等他开口说官职之事时,李白却转话题买醉去了。

高适大概也猜出李白如今在官场混得不好,当场便不辞而别,回了乡下。

十年后,高适决定去边关陇右将军哥舒翰帐下做文记。

文记一做就十年。十年后,安史之乱爆发,圣上下旨,让哥舒翰出潼关与叛兵决战。

潼关失守,长安沦陷,圣上逃跑。

作为文记的高适,一身的武艺却用在了与几个叛兵小卒厮杀,冲出包围,保命去了,对高适来讲很悲哀的一件事。

郭子仪为什么救李白(《长安三万里》:好友李白即将要被唐肃宗处死,高适却见死不救?)(图3)

03 分道扬镳

安史之乱爆发后,太子李亨继位,永王李璘叛变,郁郁不得志的李白在永王多次相邀下投奔了他。

李白这一生太想要个机会一展身手,在唐玄宗这没法展现到,便把期望寄于永王这了。但他没想过乱世中,永王会造反,他只是单纯觉得永王已是天下兵马大元帅了。

永王叛变失败,被伏诛;李白被抓,判叛国罪,处死刑。囚禁时,李白请求高适搭救。

而此时的高适身份已不适合出来替他求情。

当年长安沦陷后,高适一路向西,追随唐玄宗,玄宗很是感动,当即升他为侍御史。

唐肃宗继位后,高适的忠诚,叛变平定的需要,半年内,年近60岁的高适从八品小官员被提拔到三镇节度使。

此时位高权重的高适,在朝堂上如履薄冰,众人皆知他与李白交情不浅,对李白造反之事,高适保持沉默。

这也导致两人关系产生了裂缝的原因。

然而,大唐另一支精兵将军郭子仪用自己官职裹挟,恳求皇帝赦免李白的死罪。

郭子仪早年犯事,在边塞被安禄山手下追杀,高适、李白巧遇,救下了他,所以救李白,他定当全力以赴。

反观,与李白有二十多年友情的高适呢?不禁让人编排起来。

影片结尾,程公公幽幽地对高适说,其实我猜到是高中丞写信给郭子仪,让他出面求情。高中丞不出面,是因为怕有人抓住把柄,对李白更不利。

高适笑了笑,没回答……

可当他听到李白最近消息时,还是那么激动。

“李白到白帝城时,流放已被赦免了。”高适喊道,高适欣慰地笑了笑.......

从此后,李白与高适分道扬镳。高适继续做他的官,李白则四处游历山水,两人渐行渐远。

郭子仪为什么救李白(《长安三万里》:好友李白即将要被唐肃宗处死,高适却见死不救?)(图4)

后记

《长安三万里》电影以一种令人心痛的方式展现了李白的才华犹如大鹏鸟无法得到施展。高适暮年虽得志,但壮年却因报效无门被迫离京,远赴边疆,盛世唐朝背后的腐败实令人唏嘘。

李白,意气风发来到长安行卷,工作时准备一展才华时,却发现朝廷的腐败与自己理念格格不入,这种无奈和痛苦,他只能借助酒力来麻醉自己。

高适,尽管壮年时代就有着治国安民的抱负但在政治斗争中有着更多无奈和挫折,年近过半,才暮年得志。

朝代的腐败,一生抱负理想与露骨的现实激烈碰撞,最终两人因zhèng zhì立场问题,各行其道,殊途不同归,可悲啊!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高适为什么救李白(揭秘高适见死不救原因)”全部内容,文章仅供学习交流使用,更多内容敬请关注
  • 标签:

最新文章